“陛下可能已經猜到了什么,所以才在言語上敲打于我。
殿下以后要當心了。”
戴天瀾一臉沉凝,鄭重提醒竇天波。
這里是三山關都督府。
自從兩天前在大朝會上被老皇帝當眾訓斥后,大將軍就馬不停蹄,一路南來,
終于在今天見到了最近名聲鵲起的十三皇子。
竇天波微微一笑,臉上絲毫不顯驚慌之色。
“大將軍勿憂。
我對東安一片忠心,在此奮不顧身抵御外敵,沒有什么可以質疑的。
父皇雖然年邁,性格也變得暴躁多疑起來。
但清者自清,我心光明如日月,天下有識蒼生都不能疑我。”
戴天瀾嘴角微微抽動一下,看著滿臉正義凜然的十三皇子,
又看看在他下首安靜落座的那位神秘人物司馬懿,竟有些無言以對。
浪子回頭的故事他聽過不少,
但一紈绔皇子突然間性格大變,在莫名冒出來的強大人物幫助下,
力挽狂瀾,屢戰屢勝,把數百萬強大敵軍牢牢阻住,不能寸進,
這樣的例子他今生也只見過這一個。
有識蒼生都不能疑你,那現在懷疑你的老皇帝就是沒見識,沒眼光唄。
這個帽子扣得不錯。
心中腹誹,但戴天瀾臉上絲毫不見異色。
這樣也好,有些事能做不能說,他倒是更喜歡現在竇天波這種臉厚心黑的樣子。
“殿下說得是,您乃陛下親子,是東安神朝希望所在。
如今國家蒙難,處處大軍敗多勝少,唯獨殿下一枝獨秀,此乃社稷之幸,
是百姓之福。”
竇天波微微搖頭,
“我做的還不夠好。
什么時候能夠徹底驅除外敵,使天下太平,才能真正的安心。
天波年幼力薄,還要多謝大將軍深明大義,愿意幫我共度難關。”
戴天瀾含笑點頭,
“殿下過謙了,舉朝上下,您才是真正有能力拯救東安之人。
戴某不才,愿意為殿下沖鋒陷陣,為東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竇天波聞言又是歡喜,又是感動,
當即下令,大擺筵宴,要好好款待大將軍。
見到十三皇子真心歡迎自已,并且禮賢下士,一點兒也沒有皇族的倨傲。
戴天瀾才稍稍放下心來。
他之所以對曾經從來沒有重視過的竇天波如此在意,
不惜偷偷背棄老皇帝,也要自甘投入其麾下,其實也是為自已的將來考慮。
前段日子,他奉了老皇帝之命,派人四處查找渾水摸魚之人。
沒想到幾天功夫,居然就被人直接找上門來。
那個自稱是大夏帝朝武英殿大學士的張儀簡直了不得。
三寸不爛之舌勝過任何利器神兵。
滔滔不絕,講事實,擺道理,回顧往昔,展望未來。
一字一句好像蘊含微言大義,又像是能夠點亮指路明燈。
身為東安神朝大將軍,他自詡也算是見多識廣,心志堅定。
但面對首次見面的陌生人,甚至可以稱為敵人的張儀,
他竟然很快就被說得心態動搖起來。
尤其是他深知如今的東安神朝已經將要到達山窮水盡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