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刁難你,不為難你,怎么體現人家職務的重要性?”
楊東對于這種事情還是很了解,也很習以為常。
當然習以為常,不代表他不想管,不能管。
只是他現在還沒那個能力和資格去管,等他以后有資格的時候,銀行系統一定要刮骨療傷。
“你回去吧,等這個孫元走了,我和你沐蕓姐再過去。”
楊東朝著楊南開口示意。
楊南聞言這才點頭,然后轉身離開了209包廂,回到了210包廂。
蘇沐蕓朝著楊東說道:“你弟弟和你朋友打算創業做哪行?”
她對楊南這個大學生創業,還挺好奇的。
事情肯定是好事情,大學生能夠自主創業,也是很不錯的。
但是,這件事沒有那么容易啊,想要創業的話不僅僅要有超強的經商理念,還要有很強的掌握力,執行力,抗壓能力,甚至還需要運氣。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人脈靠山,創業最終成為大公司大集團,都有根子在里面。
不然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做強,早就被人家給吃了。
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很多大公司的發展壯大,都受到了當地地方性保護政策的扶持,不然的話早就有很多資本下場,把你拉扯的四分五裂。
豈能有你今天?真以為都是企業自主頑強,才能活下來嗎?
沒有國家的支持,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早就倒閉了。
當然現在考慮這些,還是太遠了。
蘇沐蕓很想知道,楊東的弟弟楊南,究竟想做什么。
“外賣。”
楊東言簡意賅,回答蘇沐蕓。
“外賣?類似清明上河圖里面的場景?送餐?這不新鮮吧?現在各大酒店都有訂餐送餐啊。”
蘇沐蕓眉頭一挑,立馬就明白楊東的意思,但她并不覺得這個外賣有什么新鮮的,也看不到哪里能夠成功。
“不一樣,訂餐送餐沒辦法普遍化,他們要做的是一個平臺,一個可以提供給全國十幾億人訂餐的平臺。”
“到時候數以百萬計的店鋪商家都可以進駐,然后全國人都可以在上面點餐定東西。”
“而且會新興一個叫外賣員的職業,他們風雨無阻送餐,服務于大眾,當然最重要的是也為自己賺錢。”
楊東朝著蘇沐蕓解釋個清楚,否則即便蘇沐蕓很聰明,也一時間很難理解這一點。
而經過楊東的解釋之后,蘇沐蕓算是理解過來,然后瞇起眼睛,察覺到了里面巨大的商機。
“這個外賣如果真能開起來,不需要三五年,這個企業不會比掏寶,縢迅他們差。”
“這是你的主意吧?”
蘇沐蕓突然問了這么一句,死死的盯著楊東。
她剛才已經見識過了楊南,的確是個聰明的孩子,但想出這種商業的奇思妙想,不可能。
所以一定是楊東自己想出來的東西。
“算是吧。”
楊東點了點頭,臉不紅不白的。
畢竟都是后世的成功經商案例,也是人類智慧結晶,自己提前搬過來,算是為國家經濟做出貢獻。
“你的野心真大,你想控制十三億老百姓的吃飯問題!”(2008年國內總人口十三億)
蘇沐蕓穿過表象看本質,賺錢什么的她不感興趣。
她看重的是楊東背后隱藏的野心,真的太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