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玉良主持下的省紀委,還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不管那些,專案組來就是一種態度,至于組長的級別高度都無所謂。”
“倒是楊組長這次怕是要親眼看一看,我是如何辦案的了。”
潘大江笑了笑,將杯中酒一口喝掉,眼中露出堅決之色。
他也得給年輕的同志看一看,他潘大江的膽魄和能力。
也順便證明一下,他年紀大了才是個副處級,并非是因為不會做官,而是甘心做為人民服務的公仆。
如今這公仆,還有多少人?多少同路人,能夠被他心甘情愿的喊上一聲同志?
同志同志,志同道合的伙伴,如今還剩下多少。
還有,他能夠放心的稱呼楊東為同志嗎?
一切的一切,都在這兩天見分曉。
“其實還有一個快速的辦法,可以讓潘組長在今晚前行動。”
楊東的腦子更為靈活,他想到了一個更齊全的辦法,而且還能夠解決一下合法性的問題。
也不需要互相爭搶雙規干部,不再需要區分你的,我的。
“什么辦法?”
潘大江詫異的看向楊東,然后好奇的問。
他想知道這個年輕的干部,能夠做到副處級,到底有何本事?
“潘叔,張凱組長難道一定只能擔任一個專案的組長嗎?”
楊東笑著反問潘大江。
他的稱呼改了,從潘大江同志,到潘組長,到現在的潘叔。
因為楊東始終恪守一個做人做事的原則,那就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
潘大江并不是敵人,這是一個可以爭取過來的同志。
而且這樣的同志,是可以放心結交的。
楊東需要這樣的同路人,哪怕這個老同志脾氣臭,說話難聽,但他能辦事,是很有能力的。
這樣的老干部,老同志,自己需要結交。
潘大江聽到了楊東喊他潘叔,眉頭皺了皺,不過暫時不糾結這個稱呼,他更想知道楊東的想法。
“繼續說下去。”
他覺得楊東的這個提議,倒是有點意思啊。
他基本上已經知道了楊東的意思是什么。
“張凱是省紀委派來駐開陽縣的專案組,全權處理開陽縣的一概問題。”
“但慶和縣的案子如果到了收網的程度,又因為時間緊迫的話,其實可以和省紀委申請由張凱這一組兼駐慶和縣專案組。”
“這樣一來的話,咱們兩組之間,也就沒必要區分那么仔細,什么你組雙規干部,我組來雙規干部,大家都共同一個專案組,自然是一體辦案。”
“潘叔,覺得我這個想法如何?”
楊東說到這里,頗為自信的笑了起來,把酒杯的酒也一口喝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