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加點點頭。
“那么后續的呢?”楚門問。
希爾加不禁疑惑:“主人,您為何對這樣荒誕的想法如此感興趣……”
“你敢質疑我?”楚門皺眉。
希爾加如遭雷擊,頓時慌亂地趴在地上,冷汗從額頭上滴下。
“我絕無此意,我向您懺悔,愿您能寬恕我的愚蠢行徑!”他顫抖著告罪,然后掏出剩下的書頁雙手奉上。
楚門輕蔑地哼了聲。
“力量會被約束,但思想不會,不要被無知和短視迷惑了雙眼。”
“您教育的是。”
希爾加依舊趴在地上。
后續內容只有四五頁,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名為“夢想家”的著作者秉承之前“惡魔之血改良人體”的思路,接下來探討如何改造人體,讓普通人也能觸摸元素壁壘,開篇便直奔主題。
「想觸摸元素壁壘,需要什么條件?
我想我們已經有了答案,它來自幻寂議會的檢測內容。
檢測一共分為兩方面,一是專注度,二是元素親和力。在針對嬰兒的檢測中,前者只是篩查智力缺陷,在五年后的復試中占主導地位,因此彼時后者才是關鍵,甚至是全部檢測內容。
也就是說,后者才是法師們所說的與生俱來的‘天賦’。
那么,‘天賦’究竟是什么?
為了理解這個詞,我們可以對比另一種天賦:樂感。
天才的音樂家仿佛生來就能隨著旋律、節拍搖擺,這是天賦。稍微長大一些,他們就能將腦海中自然形成的旋律演奏出來,引來無數人的掌聲……毫無疑問,這也是天賦的一種。
但是,并非每個音樂家都是這樣的天才。
偉大的約翰·萊比錫·巴赫,偉大的杜朗·拉威爾,都是后天養成的‘天才’!他們一個在大鍵琴上花費超過常人兩倍時間才得以從音樂學院畢業,一個只是為了追求貴婦人的青睞才拼命練習,最終誤打誤撞成為著名音樂家……他們都曾坦言,自己只是比普通人多花費了心血和汗水!
這絕不是那些天才的謙辭!
盡管,他們兩位在黃金王朝以來最偉大的五十位音樂家中只能拍到末流,但是,這也證明了后天培養樂感的可能性。
我認為,元素親和正和它一樣。
感受元素,就像隔墻聽聆聽音符,的確有人生來就離元素位面僅有一張紙那么近,但是等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面前是一塊木板,甚至是一堵墻!他們聽到的聲音微乎其微!
在我看來,惡魔之血的作用就是強化人的感知能力,讓普通人也能聽清墻后傳來的聲音。單純靠藥劑模擬惡魔之血的能力無疑是很困難的,也要付出昂貴的代價,但是,我們還有另外一種方法!
那就是聆聽墻這邊的聲音!
同樣用音樂舉例,對不通樂理的人而言,音樂只是一段有序的旋律,但序列是什么,規律何在,用什么樂器演奏,這都并非新聽眾所能理解的。
但所幸,無知并非永久,我們是善于學習的人!
一個聽眾經過成百上千次練習,即使沒有主動學習,也能自行解決上述問題!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熟悉墻這邊的聲音,由此來聆聽另一邊模糊的聲音,當你能聽懂時,就和那些天生隔了一張紙的幸運兒沒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