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治十七年五月初九,這是孫耀林死后第五天。
此時的轉運使衙門里,作為暫時領頭羊的高顏揚,正與好幾名官員辯論著。
這些人都是衙門里各處主事,雖然品級上比不上高顏揚,但團結起來的力量卻不可忽視。
而最關鍵的是,這些人都是轉運使李文志的人,這才是他們底氣所在。
“高大人,如今孫大人死了鬧出這么大事,你可得想辦法平息此事!”有官員提醒道。
高顏揚聽了這話心里就不高興了,什么叫要他想辦法平息此事,難道這轉運使衙門是他一個人的?
但此時,想起孫耀林答道妻子,高顏揚心里也覺得憤怒,同時也后悔不該帶她進庫中去。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弱女子,在去了盧陽府衙后還會去按察使府上,誓要為自己丈夫討個公道。
恰恰此時,便有人道:“若不是當初高大人讓這婦人進去,那會鬧出如此事端來!”
這話就是要將責任扣在高顏揚頭上,以此來敗壞他的官聲和名聲,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
當然了,作為轉運使衙門的二號人物,高顏揚也有自己的一般人馬。
此時不需要高顏揚自己開口,便有人站出來回懟道:“你們這些話什么意思?有你們這樣說話得嗎?”
“不尊上官,你們的圣賢書都讀到那里去了?”
高顏揚手下這幫人也不吃素的,隨即兩邊人就上演了唇槍舌劍。
這讓高顏揚看得心里很不舒服,現在是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是吵架斗氣的時候。
于是高顏揚一拍桌子,怒道:“都住口!”
畢竟高顏揚管最大,而且手里還有相當權力,這聲呵斥讓所有人都閉了嘴。
“你們這么能說,干脆你們去平息此事好了!”高顏揚冷著臉道。
畢竟要人做事,所以在擠兌高顏揚后,這些屬官們都閉上了嘴巴。
高顏揚其實也是氣話,真要讓這些人去解決事情,他還怕他們把事情搞得更砸。
但該要訓斥的人還是要訓,便聽高顏揚道:“如今李大人遠在京城,他既然把衙門交給本官搭理,本官自然會不辜負他的重托!”
“而你們,也該在這時候想辦法為衙門分憂,而不是在這里拆臺,明白嗎?”
高顏揚這番訓斥,反對他的人也沒頂嘴,畢竟現在要靠高顏揚解決問題。
所以此時,高顏揚說出自己計劃道:“為今之計,先是要將按察使衙門那邊安撫住,別讓他們找咱們麻煩!”
只要按察使衙門對轉運使衙門展開調查,不管查出什么沒有,到時候高顏揚都得背鍋。
所以在這一點上,在座眾人都沒有分歧。
至于同樣被遞了狀子的盧陽府衙,高顏揚對他們并不在意,因為府衙的衙門不夠大。
可就在這時,高顏揚等人所在大堂外來了一群人,正威風凜凜向他們這里走來。
當高顏揚看見外面來人時,心頭頓時覺得一緊,來的這批人全是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