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旨意?誰的旨意?我大明朝的兵是皇上的,其他誰都別想調動!”高彥垣此刻怒火越發上揚。
“高兄,我已經說過了,我是遵照旨意調兵平叛!”
“老鄭,你可真行啊……”
說完這話,高彥垣目光掃向了其他幾人,隨即道:“你們也和他想的一樣?”
昨天圣旨就要五城兵馬司戒嚴城內,被高彥垣得知后極力所阻,誰知今日卻有人直接調兵打仗去了。
五軍都督互相牽制,今日這事兒能越過他直接辦成,就說明鄭志陽拉攏了其他人。
高彥垣看得很清楚,眼下局面是朝中兩大派系斗法,和他們這些與國同戚的殉國毫無關系。
主動牽扯進去,讓軍隊參與進政治斗爭,只會擴大爭斗規模,造成更大程度的動蕩。
這對國家來說是有害的,對勛貴集團也是有害的,高彥垣自然要阻止。
當然了,這些都是大道理,之所以他要站出來,是因為鄭志陽的行為已侵犯到了他的利益。
勛貴家族也是有競爭的,高家到如今已經做門面三十多年,想取而代之的家族不在少數。
面對高彥垣的問題,其他人都默不作聲,他們此刻都自詡為中間派,實際上干的卻是在騎墻。
但在今天,只聽左軍大都督劉學勛開口道:“高兄,何必生這么大氣?咱們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話可以好好說!”
“哦?那你來說說,是他鄭志陽錯了,還是我錯了?”高彥垣冷笑問道。
他們五個人關起門來,有什么想法自然可以敞開了說。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高兄,既然事情都已經這個樣子,何不順水推舟?”
高彥垣臉上冷色更甚,只聽他道:“順水推舟?現在你們敢調兵馬司,接下來豈不是要動用禁軍?”
說到這里,高彥垣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怒斥道:“你們是不是想造反?”
里面吵嚷個不停,外面等結果的官員們,此刻卻是急得要死。
他們都是秦黨的官員,此番前來就是督軍來的,現在他們只希望能越快調兵平叛為好。
沒錯,朱琇胤把朱琇麟當做叛賊,朱琇麟就可以把朱琇胤列為叛賊。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誰贏了誰就能洗白,并將對手踹到恥辱柱上。
里面爭執不下,就逼得鄭志陽狠下心,和劉學勛聯合強行發布軍令。
他們兩家在軍中根深蒂固,總有一些嫡系會聽令而行,如此也算對得起吳王了。
“諸位,何必要鬧成這樣,我倒是覺得……高兄說得有理!”
“我們公侯之家,本可超然物外,何必要踏足政斗,染上一身污泥!”
這時候開口的,是右軍大都督王遠山。
有他聲援高彥垣,局面一下就發生了變化,讓鄭志陽和劉學勛不得不考慮,鋌而走險成功的把握。
此刻,高彥垣心中也很納悶,王遠山一向不怎么摻和事,這次怎么幫上了自己。
不只是高彥垣納悶,其他三人心中也十分不解。
而這一切,只有王遠山自己心里明白。
就在昨天,他收到了一封信,一封內閣次輔秦延文的信。
秦延文為了拉攏他,在信里開出了豐厚的條件,最吸引他的就是中軍大都督的位置。
所以,王遠山不是在幫高彥垣,恰恰相反他是盯上了對方的位置。
但這其中的糾葛,高彥垣又豈能想到。
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目前兩方將陷入分庭抗禮的局面,未分勝負之前是別想調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