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勝之,絕不可畏縮不前,只能以硬碰硬,搶攻一番。
七星刀上刀氣驟然增長,沈若凡大步向前,一刀斬碎這些文字,氣息浮動,內臟隱隱作痛,只當不知,一往無前而去。
沈允全臉色輕變,他終于知道為何會感覺這刀意有些熟悉,原來是驚魔一刀的刀意,只不過有意無招,用法粗淺,與當年那人根本不能同日而語,是以未曾第一時間發現。
心中想著,身上動作半點不慢,澎湃浩然,充斥正氣,壓制著沈若凡的殺氣。
他的武功和尋常人家的武功不同,若真要分類,當屬儒,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其是指宋朝之后,理學興起,漢唐之際,棄筆從戎,上馬能戰,下馬能治的不在少數,世家子弟配著的劍也不僅僅只是裝飾用的,像三國著名的失敗者富家子袁紹,少年時候和曹操到處浪,當過游俠,搶過別人新娘,沒點武功防身,怎么可能搶的走?
孔子周游列國,沒點防身手段,兵荒馬亂的,也游不了列國。
轉眼間,沈若凡和沈允全兩人已經過了五十來招,沈若凡猛地收回七星刀,朝沈允全道:“沈爺爺,武功高強,晚輩不及。”
“不及?是你可憐我這老頭子,不想一刀殺了我吧。”沈若凡主動收手,沈允全也沒有追擊,只是微笑道。
“沈爺爺,武功高強,就算我拼盡全力,也不會是對手。”沈若凡恭維道,心中卻知道沈允全內力雖比自己深厚,但常年不與人動武,武功更多是興趣愛好,比武,自己必敗無疑,但若生死相搏,沈允全未必能勝,只是若僅僅如此,為何會有這么大的氣勢。
“英雄出少年,你的刀帶著殿下的刀意,雖然沒有練習驚魔一刀的刀法,但威力依然不凡。只是多少有些隱患,日后還是要小心,免入魔道。”沈允全沒有再說勝負,而是一臉認真地說起沈若凡的刀。
“殿下?”沈若凡關注的卻不同,驚魔一刀的主人十是殿下?什么殿下呀?
“陳年舊事,你還是不知道的為好。”沈允全話一出口便知道自己失言,沒有多說,直接告訴沈若凡不要打聽。
沈若凡聳了聳肩,也不能逼著沈允全說,只好當自己什么也沒有聽到。
“你附耳過來,我教你一段靜心守神的口訣,免得你日后為驚魔一刀刀意所染。”沈允全道。
“嗯?我學了之后能教別人嗎?”沈若凡沒有立即同意,而是先問了句,他不怕被驚魔一刀的刀意入侵,不說他自己就有這個自信,單說驚神一刀就不是吃素的呀,雖然也是半成品,但完全不是驚魔一刀能比的,所以沈若凡沒興趣多學些武功,但如果能教人的話,那還可以,儒家的武功,蚊子應該學的很樂意。
而且還能拿來教朱睿,作為皇子,儒家的東西是必修,不管有沒有用,都得會。
只不過武功這種東西,都是獨家的,法不傳六耳,所以沈若凡有此一問。
“你這小子,別人來向我學武,我還要細細思量,你倒是好,還提要求。”沈允全笑罵了句,“你要教人也行,藏劍山莊和清風山莊素來不分彼此,你也算我清風山莊半個人吧。”
“沈爺爺,那啥我再藏劍山莊也只算半個人,在你這人我再算半個人,那不是半半人了。”沈若凡道。
“要學不學?”沈允全瞪了眼沈若凡,回想起秋易青信上“未有邪心,妄語不絕”的評價,強勢的干脆就可以,講道理,根本沒用。
“學。”果然,沈若凡回答得很堅決。
沈允全口述,共一百三十二個字,沈若凡聽了遍,就一一記住,沈允全看的新奇,開口道:“你這天賦,若是讀書,鉆研四書五經,怕能入二甲之列。”
“我沒那天賦,更沒那興趣。”沈若凡聳了聳肩道,暗想沈允全是不是把他看得太高,二甲是科舉最后一關殿試中的一個評價等級,最高一甲一共就三個,狀元榜眼探花,所以二甲的進士,通常來說就是一個讀書人在科舉上所能達到的最高等級。
每年科舉,學子千千萬萬,但最后的二甲人數就那么百來人,絕對是萬里挑一。沈若凡有自知之明,他又不是這些從早到晚一個字一個字扣著字眼讀的古代人,自認為做不到。
“沒興趣。”沈允全看了眼沈若凡,搖了搖頭,“跟我去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