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允全嘴張了張,也感覺有些渴了,停下話來,準備喝杯茶再說話,養養思緒。
不一會兒,茶和水就都上來了,不是阿山,而是沈傲媚和秦語曦兩個人,一個送水一個送茶。
沈若凡從沈傲媚手中接過水來,大口喝下如牛飲水,潤了潤嗓子,重重地松了口氣,然后連忙偷偷打開聊天頻道,找到蚊子:“救命,快點!求助!”
正面杠是肯定杠不過了,只能找場外援助的智囊想辦法。
“???”
感天謝地,蚊子竟然一直在線。
時間緊迫,沈若凡也不寒喧客套,單刀直入把事情簡單明了地說一遍。
虧的兩個人默契足夠,蚊子才能從沈若凡簡短而且顯亂的文字之中找出關鍵,明白沈若凡的意思。
“因材施法,剖析個人,國大于人,人也是人。”
蚊子迅速回了十六個字,沈若凡眉頭一挑,最近這家伙不說人話的頻率越來越高了,不過早就已經習慣的他也不以為意,只是匆匆掃了眼,就明白蚊子的意思。
沈若凡和沈允全的辯論到現在為止,已經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都不想服軟,也都感覺對方有些合理性,所以沈若凡再說什么大道理也是很難贏的。
只能針對沈允全個人自身特點下手。
沈允全盡忠報國,堪稱忠臣典范,國大于家,國大于人,一家子在愛國情懷上都是能和文天祥這樣的愛國名人相比的。
但同樣愛國,方法也不一樣。
否則就不會有政見不同這種東西,朝堂之上不說個個都是忠臣良臣,但如果能讓大明強勢,誰都是喜聞樂見的,因為大明強了,他們才強,但是不說忠奸,就說忠臣之間想法也不一樣,有的說要以德教化四方,施之以恩,有的就是強勢攻擊。
就好比面對戰爭,通常武官主戰,文官主和,但你不能說武官和文官有哪個就是一定的奸佞,倘若武官不主戰,國必亡于外,倘若文官不主和,那國亦生亂。
所以找準痛點,才是關鍵。
國之痛點,家之痛點,人之痛點,三個痛點找共通。
如果是這樣的話,沈若凡忽然笑了,沈家的痛點,還需思索嗎?
“大秦始皇,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御蠻夷于長城之外;西漢武帝,甲兵十萬,三擊匈奴,封狼居胥,拒和親之恥,將北疆擴大至漠北一線;大唐太宗,臥薪嘗膽,陌刀鋒銳,割裂突厥,國初滅突厥,一雪渭水之盟的恥辱,尊號天可汗;太祖起于市井草莽,雄兵百萬,自南而北,光復華夏,趕韃虜于草原,一雪漢人數百年之恥;成祖五次親征漠北,天子守國門,定都順天府,震懾蒙古諸部落,大明才有承平之機。不知此些事,沈爺爺是何感觸?”沈若凡道。
“揚我漢威,國之盛矣,民之幸矣。”沈允全不假思索道,對如今的人來說,關外八旗女真或許只是在嘴中和耳中的東西,唯有他是在心中的,縱然老驥伏櫪,提及此等開疆辟土,收復異族的事情,心中依舊激動難耐。
“那是否希望國君如是?”沈若凡問道。
沈允全張嘴一個是字就要開口,卻強行忍下,因為他已經猜出沈若凡要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