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也不知道是使了什么手段竟然說動了沈允全這老先生,他親自開口,便是自己也不能不給他面子。
只是再讓這小子在江南呆著,還不知道要惹出什么事來呢?
“萬歲爺,您是不滿意?若不滿意,讓太子殿下回來便是?何必還去召那五經博士來?”朱和標身后一個公公見朱和標神情開口道。
自魏忠賢之后,東廠被廢,身后的太監權勢自然不曾有那般打,但盡心盡力服侍朱和標數十年,感情關系也不同一般,朱和標也不以為意開口道:“這孩子野了去,那是這么容易回來的?何況呆在江南有呆在江南的好處,朕的好弟弟現在可不安寧呦。”
公公聞言立即凝神屏氣,不敢多發一言,涉及皇家內務,卻不是他這個奴才外人可以置喙的。
似乎是察覺失言,朱和標語氣緩了緩,轉了口風道:“這些年,也是朕的失誤,盡給太子選了些精通四書五經的大儒,想要培養個明君,知百姓疾苦,文治可成,不憂國破,卻忘了這些個大儒空口大義,在朝政之上影響力太小。此番在江南也有好處,應天府中有能力的官員不少,若再能與定國公、鎮國公打上關系,其余奸佞也不足為慮。”
“圣上,是想啟用一批應天府的官員?”這公公道,他跟在朱和標身邊幾十年,若說有誰對朱和標的心思最是了解,那絕不是如今的皇后太后更不是太子,而是他。
大明分為南北二京,起初是大明太祖朱元璋定在了南邊,但永樂朱棣靖難之變,又防范蒙古,所以干脆改到了北邊,名義上不廢祖宗之法,是兩京地位相等,南京留作陪都。
雖然實際上,南邊現在幾乎只是一個形式,但品階這些都是扔在那兒的,如要提拔,比提拔其余的官員要名正言順,何況不少有潛質的官員都是先到南邊歷練一波,再北上的,這批人也可收作太子心腹。
“不僅如此,還有這書院?老師親自開的書院,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著進去,朝中這些個大臣你真以為不會把自己的子嗣后輩送過去?若這些人被拿捏住了,他們這些個長輩又能翻起什么浪了?”朱和標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圣上英明,老奴不及萬一。”公公連忙道,他也真沒有想到不過是區區一個書院,皇上竟然想了這么多。
“別拍馬屁了,你也陪朕陪了這么多年,朕在這宮中,能信任的也就是你。”朱和標笑罵了句,“你說朕英明,那你知道朕為何叫這五經博士聞道行去江南不?”
公公陪伴皇帝日久,知道這是存心考校自己,而不是對自己有什么想法,是以當即開口道:“圣上是怕太子在江南真受了什么不良的影響,所以特意派了一人,去監督教導,免得真誤入歧途。”
“說對一半,還有就是需要讓他當明,還要讓人當暗的,應天府的兵權也好交到太子手里咯,這樣,哪怕真出了問題,也不懼什么。”朱和標道。
兵權?公公聽得一驚,自古以來就沒幾個皇帝敢把兵權外交,哪怕是太子也不例外,圣上如此,豈不是說圣上的身子?
“朕這身子也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只希望給皇兒多撐些時間吧。”果不其然,就聽著朱和標面色復雜地嘆了口氣。
“老奴惶恐,圣上萬壽無疆,壽與天齊,自有仙神庇佑!”公公連忙說道。
“仙神庇佑?呵呵,這套話,也就是朕登基前還信這些話,就算真的成事在天,也要謀事在人。”朱和標搖頭笑了笑,聽到門外聲響,卻是聞道行到了,當即一整臉色,宣他進來。
出了偏殿之后,教授臉上露出奇怪的表情,這是真的天都在幫著若凡那猴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