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這把劍可殺天下人,而且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誰死在這把劍下,都是死有余辜!
整個天下就只有藏劍山莊有這一把,歷年來都被供奉在秋家祠堂,自從滿清被趕出關外,秋易青退隱江湖,這把劍就沒怎么出過鞘,所以就連當今天子都有些忘了藏劍山莊還有這把劍。
但不管如何,這把劍出,誰死誰活該!
所以長史是白死了,秋易青說他是佞臣,那他就是佞臣,一個小小長史,沒資格和秋易青的權威相比。
而寧王若不下跪,一不尊重君王,等同謀逆,二不尊重祖先,等同不孝,三更關鍵的不尊重秋易青,秋易青一劍砍來,死了白死!經過沈若凡的事情之后,寧王不覺得自己這個寧王身份有多么珍貴,這世界上總有些瘋子是敢在大庭廣眾之下殺自己的。
沈若凡表情古怪,如君親臨,可就算是現在的大明天子朱和標來了,自己也不會下跪呀,現在對這一把劍就跪,可不跪,大家都跪,自己不跪,不是找削嗎?還是不給老爺子面子。
不過沈若凡沒遲疑多久,因為秋寒楓見沈若凡沒有動作,直接動強把他拉了下來,砰的一聲,膝蓋撞到地上,沈若凡保證那一塊絕對青了,恨恨地看了眼秋寒楓,但還是老老實實地跪著,反正跪的是秋易青,長幼有序,也不算什么丟人的事情。
秋易青手執君臨劍,威嚴十足,沒有讓地上的人起來的意思,先朝郭巨道:“郭巨,你來此地為何?”
“受寧王之邀,查崇平伯被害一事。”郭巨道。
“糊涂。”秋易青毫不留情地斥責道,先給郭巨的行為定了性。
郭巨低頭不敢反駁,大明尚老,秋易青又德高望重,堪稱大明定海神針,他沒資格反駁,只要不是離譜到叛逆亂國,說什么都得受著。
“六扇門的能力,你想查清真偽不難,為何不先徹查一番?這事情有從權的也有從急,而現在最急的就是災民的事情,等不得。且不說沈若凡殺人是有原因的,就算是毫無原因,你也必須當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先把災民的情況解決,把寶藏先用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自己起內訌。你可知道你若拿下沈若凡,這一路上的波折會多多少?”
“第二,沈若凡尋得寶藏,功績之大,就因為區區風盜和一個崇平伯,就先抓了?就算有罪,也得因為這功勞先緩著。”
“第三,就算你不緩,你也要先私下將事情了解,一切私下解決,而是不如此光明正大的,懂嗎?”
秋易青訓斥郭巨如夫子教訓學生,郭巨卻沒半點脾氣,全然沒有六扇門總捕的威嚴,心中反而覺得秋易青說的都在理,自己是欠妥了。
如果按照秋易青的做法,絕不會鬧到現在的地步。
“朱和林。”秋易青又喝道。
寧王先是一愣,隨即恍然這是叫自己,只是除了當今圣上之外,還真沒人敢這么叫他全名,但他也不用多反應,因為秋易青接下來就開始訓了。
“你身為寧王,卻與將軍、官員密切往來,這還是藩王該做的事情?有違祖制,是為不孝。”
“如今江南災民遍地,你卻錦衣玉食,委實不仁,且你聚眾在此,引漕運巡撫、南京吏部尚書來此,干擾災民救治,更是罪大惡極。”
“難道你真的要謀逆嗎?”
被秋易青罵不孝不仁,寧王如遭雷擊,難以相信,大明的官場政治,一個人可以蠢,可以沒本事,但品德上一定要過關,否則混不下去的,而皇室也是一個道理的。
寧王開口就想要反駁,但看著就在自己面前的君臨劍,半晌不敢說話,他感覺到秋易青的劍氣全部鎖定著他,如果這時候敢多說一句話,所要遭受的就是雷霆之災,他雖武功高強卻也還不是秋易青的對手,而且也不敢打。
打輸了,就死,打贏了,把秋易青打傷,或者打死,陪葬吧。
秋易青這種級別的老人,已經到了誰都要哄著的地步,這也是秋易青多年不出來的一個原因,要是天天出來,那些哄著的人會煩起來,想辦法弄死他的。
所以寧王只能咬牙忍下,仇恨地看著沈若凡,這一局輸了,輸的干干凈凈,但他不會就這么放棄,這仇他非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