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呢?”
“他們啊,到現在為止還沒人過第二關呢。”
“第二關,是什么啊?”沈若凡好奇道。
“人之初,性本何?”
“善呀,惡呀,不都可以……不對,結合第一關,肯定沒這么簡單,不會說,人之初性本善的就要去度化魔頭,說人之初性本惡的,就要去拐帶好人吧。”沈若凡本來不以為意,隨即反應過來不對勁,結合自己在第一關的感受,他肯定里面有乾坤。
“沒錯,聰明。既然認為是對的,就去證明,實踐才出真知。人之初,性本善,就去把一個殺人如麻,從小在罪惡與謊言之中長大,被人踩踏的毫無尊嚴的人,只有利益的人改回來,讓他在有強大力量的前提下,對人為善,不殺無辜,行俠仗義,鋤強扶弱。”
“人之初,性本惡。倘若如此,就去把本性給挖掘出來吧,讓一個高堂在上,父慈子孝,出身富貴,受人尊敬,擁有如花美眷和乖巧兒子享受家庭之,有強烈道德自我約束的人,變得無情無義,卑鄙無恥,坑蒙拐騙,為了利益,殺妻殺兒,殺父殺母。”
“怎么可能?”沈若凡嘴角更加抽搐,一個比一個難,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實在是,這世上想找到一個只有光輝,沒有陰暗的人近乎不可能,而想要找一個只有陰暗,全是自私自利的人也是件近乎不可能的事情,就像徇私枉法,就陰暗,是罪,是貪官,但不代表他沒有善,若不善,怎么會對身邊的人好,而徇私呢?
諸如高考為自己兒子開后門,頂替了別人的名次考入優等大學,然后讓原先的人不能上大學,改變了一個人的人生,陰暗犯罪,但從某一方面不也說他是對兒子的愛嗎?
尤其是加上了前面的條件設定,家庭溫馨的,一片和樂,從小三觀樹立正常,不是從小就扭曲的!
如果給沈若凡自己,頂多讓他后期突遭大變,報復社會,這還比較符合道理,可殺父殺母殺妻殺兒,真的幾乎不可能呀。
像林平之,前期三觀無比正常,富貴時見義勇為,落魄時不用武功欺負平民,后期被江湖逼迫,不斷扭曲,最后徹底崩壞,但即便這樣,人家心里對自己父母的愛一點沒少啊。
“那如果說人無善惡,只是被環境影響的呢?”沈若凡想出個問題道。
“那我就虛擬一個特殊程序,將一個特殊邪惡的人投到富貴之家,將一個天性善良的人投到惡人遍地之所,讓他們讓前者變善,后者變惡。”
沈若凡嘴角再次抽搐,這個也特么難呀。
環境能改變人,對嗎?對,物質決定基礎嘛,像海洋旁邊的人往往比內陸的更富有冒險精神,為什么呀?因為不冒險到外面去,就可能活活餓死,而內陸的,我們有田呀,我們穩穩種地就是啦。窮山惡水出刁民也是一個道理。
但總特么有特殊呀,就說簡單的,東北漢子給人印象性格粗獷豪氣,可里面不照樣有秀氣的?江南水鄉養人,照樣能有暴脾氣的。蓮花出淤泥也能不染呢。
性格這東西難說,一棵樹也結不出兩顆相同的果子,一種教育,兩個孩子性格也有可能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