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就是像命運神教跟太陽神教的神靈那樣,成為靠繼承他人神魂而上位的二代乃至n代神靈,那樣一來,雖然沒有神性吞噬的風險,但因為神魂并非自己的緣故,實力跟上限都相對較低。
至于剩下的,雖然也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自我鑄神路線,但本質上都大差不差。
比如古神派系的古神路線,其本質上跟先天神靈的情況沒什么區別,從選擇成為古神的那一刻開始,人性與自我這種東西便已經成了一戳就破的夢幻泡影了,只不過由于古神忠于自身本能跟欲望的特殊性,其人性的外殼往往會維持上極其漫長的一段時間才會破碎就是了。
包括三千神教的‘香火成神道’也是,雖然前中后期確實都要求自己以天魂鑄神,但到了大后期就變成將神魂寄托在‘封神榜’上,走上主動舍棄上限,自斬為后天神來保全人性的路線了,雖然同階強度上肯定比那些全程靠繼承神魂的‘神二代’們好上不少,但考慮到上限鎖死在極境至強以下這一點,孰優孰劣還真不好說。
當然,無論怎么算,其結果肯定是比按部就班以自我鑄神路線磨到至強,然后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人性被神性徹底吞噬要強的。
畢竟,自我鑄神雖然強大,但到大后期其帶來的神性吞噬真不是鬧著玩的,想要在海量眾生的祈愿下依舊保持住自己的神智跟本心,其需要的意志跟心性,已經遠遠不是正常人能達得到的了。
至少在辛萊萊的記憶中,如果真要再找一個有望憑自身意志一路以神魂之道走到至強還不淪陷的怪物的話,那大概率僅有衍一這個怪物能滿足了,或者說,衍一所走的以我心代天心的道路,本就是自我鑄神的上位產物。
而其余的,哪怕是他們自己,按辛萊萊的估計,等到了絕強以后,他們照樣得老老實實地將神魂遣散或切割掉,讓其回歸為正常的神性或變為無主狀態的神魂。
否則的話,以神性吞噬的恐怖,屆時的他們,大概率會淪落到跟歷史上那些自信認為自己能夠駕馭住神靈的力量,最后反而淪為規則傀儡,只余下一枚枚神魂證明其存在過的痕跡的天才們一樣的下場。
歸根結底,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既然想要在保有人性與自我的前提下掌握神靈的偉力,那么相對的,就必然要承擔起足以與這份‘貪婪’相應的代價。
當然,這離現在的他們還有相當遙遠的一段距離就是了,考慮到他們那高達150點往上的意志力跟這次證的只是連權能都沒有的不入流小神的事實,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其實都不用太擔心神性吞噬的風險來著的。
尤其是在他們用來鑄就神魂的并非自己的靈魂本體,而只是一具靈魂軀殼的情況下。
作為靈魂軀殼進階過來的神魂,他們神魂的生滅可以說都存在于他們的一念之間,并且平常只要他們不將意識主動入駐進神魂當中的話,也基本不用擔心自己會受到神魂的影響。
這也是為何那么那么多信仰系跟神靈系契約者在鑄就神魂的時,寧肯舍棄一小部分強度也要優先用靈魂分身之類的事物進行鑄神的緣故,畢竟只在用的時候承受神性吞噬跟無時無刻不在承受神性吞噬,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大部分人還是分得清楚的。
“說起來,萊萊,這些信仰之力要怎么處理”
“正常收割下來囤放著就行了吧,至于那些禱告……等讓小白幫我們制作一個專門負責處理的智能ai,再用烙印額度擴展幾個對應的功能后再來處理好了。”
意識海洋中,辛萊萊回答道,‘看向’那些信仰之力具現出來的金色絲線,心念一動,將其盡數收集起來,操縱其朝他們的‘身下’的‘祭壇’匯聚而去。
在自神性吞噬中掙脫出來后,他們就已經掌握了該如何操縱這些信仰之力的方法,或者說對神靈而言,操縱與使用信仰之力這種事,真的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自然,完全不需要經過什么多余的學習。
而當掌握了信仰之力的操縱方法后,已經具備神魂的他們其實有兩種選擇,第一種,就是像現在這樣,單純地收集這些信仰之力,防止其繼續對他們造成影響;而第二種,則是如他們過去了解的那些神靈的職責一樣,適當利用這些信仰之力,去回應跟處理一部分信徒的禱告,鞏固自身的信仰與神位。
這就是一名正兒八經的神靈所要面對的日常生活,信徒祈禱產生信仰之力,神靈收割并運用信徒產生的信仰之力去鞏固自身的信仰,擴大信徒規模,以此得到更多的信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