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不同,這時候充滿血腥、陰謀、戰爭。
然而,時勢造英雄,內修外征、一統北方,長纓在手,可縛蒼龍。
北周在經歷宇文護數十年的亂政下,民窮國弱,人丁僅有一千萬,而同時期北齊卻有兩千萬人口。
要知道在古代,人就是生產力,是兵源,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所以宇文邕在父親宇文泰改革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最終使北周由弱轉強,一統北方。
建德三年,宇文邕下詔“禁佛、道二教,經書、佛像盡毀,并令沙門、道士還俗為民,同時以儒教為國教,并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帝滅佛”事件,一時間北周寺廟被拆毀,僧人全部歸俗。
當時北周寺廟實際掌握的人數占北周人口的百分之十,許多勞動人口在寺廟中從事勞動,這使得這部分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松弛,不利于國家的控制。
于是宇文邕打著滅佛的口號,直接下詔沒收佛教寺廟,僧人歸俗,解放了生產力,擴充了軍隊兵源,擴大了國家的基礎,為以后北周伐北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宇文邕的一系列改革,北周逐漸強盛起來,而反觀北齊反漢化、大興佛教藝術,引得天怒人怨。
這也讓這場戰爭有了政治合法性和正義性。
建德四年,宇文邕率兵伐北齊。
無奈中途統帥宇文邕染病,北周只好撤兵。
此次伐北齊雖然沒能取得太大的成果,卻也讓宇文邕深刻地了解到北齊政治、軍事的混亂,增強了他伐北齊的決心。
師出無功后,宇文邕夜不能寐,徹夜想著自己的天下大計。
次年,北周第二次征伐北齊,宇文邕再一次御駕親征。
耗時一年,北齊被滅,北周完成了北方的一統。
同時北周還出兵伐陳,收回在戰爭中被南陳所吞并的領土,一舉控制長江以北!
雖然一統了北方,宇文邕還是壯心不已。
他想要一統江山,統一華夏!
眼下南陳已是囊中之物,最大的敵人便是北方的突厥。
于是宣政元年,宇文邕親自率軍北伐突厥。
因為有遺憾,歷史才更加精彩。
北伐突厥途中,宇文邕突覺不適。
回京修養不久后,他便離開這人世,結束了三十六歲的短暫一生。
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個精彩的時代,而且他還沒有培養好“接班人”,一代雄主就此隕落。
宇文邕是南北朝亂世最有能力的帝王,他的心性、手段等方面都是極為出眾,能夠從傀儡皇帝,到差點完成統一大業。
這樣的壯舉,古往今來沒有幾位皇帝能夠做到。
只可惜天不假年,最終為楊堅做了嫁衣。
如果他能多活十年,說不定就沒有未來的隋唐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