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鋼輪火柜’。”
劉慧娘的聲音再次響起,她走到鋼輪火柜旁,開始介紹起來。她告訴吳起,這種地雷需要在敵人必經之路上埋設,一旦敵人觸發機關,就會引發爆炸,造成巨大的傷害。
為了演示鋼輪火柜的威力,劉慧娘特意讓人制作了一個模擬的觸發裝置。
她按下裝置上的按鈕,只見鋼輪火柜內部突然火四濺,緊接著就是一聲巨響,火光和煙霧瞬間彌漫開來。
吳起感受著腳下的震動,心中對這件武器的威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最后,輪到了“水底連珠炮”。
劉慧娘讓人在校場上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水池,然后將水底連珠炮放入水中。
她解釋說,這種炮是專門為水戰設計的,能夠在水下發射炮彈,對敵人的船只造成連續的打擊。
隨著劉慧娘的操作,水底連珠炮開始發射。
只見炮口處不斷有炮彈射出,每一發炮彈都在水面上激起一片水,然后準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
吳起看著這三件機關造物,眼中閃過一絲驚艷,這樣的武器,在水戰中無疑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演示結束后,吳起站在原地,久久無法回過神來,看向劉慧娘的眼中滿是贊賞與敬佩。
他知道自己這次是真的撿到寶了,劉慧娘和她的機關造物,絕對會成為此次他在這場戰爭中最大的助力。
“劉姑娘,你真是奇才啊!這三件機關造物,每一件都堪稱神作。”
“我敢說,只要它們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此次我等一定能夠大破敵軍!”
吳起看向劉慧娘,忍不住贊嘆道。
劉慧娘謙遜地笑了笑,她的這些機關造物雖然確實精妙,但是威力其實并沒有那么夸張,對那些真正的神將以及戰神來說不痛不癢。
而且真正的戰場也遠比這校場要復雜得多,她的這些機關造物出現在戰場之后不久,類似吳起、孫臏這類兵家大佬很快就能想到應對辦法。
再不濟也能將這些機關造物的影響降到最低,在這類火藥技術沒有更迭到蘇夜前世的近代之前。
火器的威力與實用性是大大不如普通弓箭甚至于冷兵器的。
蘇夜的前世當中,火器正式對冷兵器形成壓制是在拿破侖時期,也就是17世紀,野戰炮的出現。
拿破侖通過創新戰術和武器裝備,如野戰炮和騎炮兵的使用,使得火器在戰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并且通過拿破侖的軍事改革和戰術創新,使得法軍能夠橫掃歐洲,火器的重要性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明朝還在用火繩槍的時候,火器對冷兵器形成不了壓倒性的優勢。
那個時代戰場主宰是火炮,從葡萄牙引進的紅夷大炮(清朝改成紅衣大炮)仿制的不是很成功,重量是葡萄牙生產的2倍以上,只能放在城墻上防守使用,拉出去野戰太笨重。
等到拿破侖時期,燧發槍和線列步兵,以及輕騎兵配合火炮集中使用,就能對冷兵器碾壓了。
再等到后堂槍和機槍出來,殖民時代的英國在非洲通常幾百人打幾千上萬的非洲土著。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