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楊瑞平就找到了賈張氏,說了想讓她接手茶館,賈張氏差點當場蹦起來,說道:“這是真的,你家老兩口舍得放手了?”
楊瑞平沒好氣的說道:“要不是今年家里事情多,也輪不到你,就說你愿不愿意吧,掙的錢都歸你,我們也不收你租金,當時開茶館也不是為了掙錢。”
“當然愿意了,還有這好事呢,我巴不得呢。”賈張氏高興的說道。
楊瑞平嘆了一口氣說道:“今年家里的孩子有四個高考的,還有小的要照顧,這老閻又想出去幫忙什么希望工程,家里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希望工程啊,這個我可是看過電視的,閻老摳不愧是當過老師的,心里想的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啊。”賈張氏說道。
接著楊瑞平就介紹了一下店里的進貨渠道和一些售貨常識,這事情很簡單,賈張氏一學就會,沒一會兒就明白了,主要貨都是有人按固定時間送來,這樣就簡單多了。
楊瑞平把門面房的鑰匙交給了賈張氏,賈張氏就正式成為了這間茶館的老板了。
閻解曠幾乎是在家不出門,除了讓小寶送些食材過來,每天就是圍著廚房轉,大胖小胖和石麗都想去清大,大胖和石麗還好,小胖的學習水平還差了些,還好他自己有自知之明,這時候的他也收了心,每天就是悶頭復習,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學習狀態。
閻解曠除了保證孩子的一日三餐,還往來于各大書店,只要有模擬卷子就一次買四套,都買回家中,除了給永芳送去一套,其他的都放在大書房,以備孩子們隨時刷題。
閻埠貴現在正式成為了科達慈善基金會的會長,他開始出差了,沒事就云貴川走一圈,還特意跟閻解曠要了一臺照相機,閻解曠很擔心他的身體和安全,就讓王強找兩個人,專門陪著閻埠貴。
王強給找了兩個人,正好是一對兄妹,哥哥叫安然,妹妹叫安瑞,兩個人都是退伍軍人,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是孤兒,從小相依為命,在山區長大,長大后又先后參軍,后來大裁軍又都相繼退伍。
閻埠貴很喜歡這倆孩子,就讓他們陪著自己,到處走走看看考察。
就在即將高考來臨的前夕,科達慈善基金會的第一個希望小學開工建設了,就在西昌附近的裕隆,那是閻埠貴親自調查,親自寫的報告,獲得科達集團的審批的。
這一下子,閻埠貴就不著家了,扎根在那個地方,說是要看著希望小學建起來,他才回四九城,楊瑞平很是擔心這個老頭子,都多大歲數了還這么拼命。
楊瑞平找閻解曠抱怨了不是一次兩次,弄得小海和熙熙回家也跟閻解曠嘀咕,讓他把爺爺弄回來。
閻解曠翻著白眼說道:“我爸什么脾氣你們不知道嗎?他連我媽的話都不聽,還能聽我的啊,再說,我爸做的是積善行德的好事,我還能說什么。”
時間慢慢流逝,就在三個孩子即將踏進考場的前幾天,閻埠貴帶著安然和安瑞回來了,閻埠貴精神狀態很好,精神奕奕的,就是身上穿的衣服,有點破舊,顯得有點狼狽。
閻埠貴第二天就把那所希望小學的照片洗了出來,給家人們看,當楊瑞平看著閻埠貴跟一群穿得破破爛爛的衣服,臉上還有點臟的的孩子們合影的照片時,就再也不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