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朝圣船必不可少的宗教區域。
就在剛剛,艦長宣布舉辦一場慶典,以犒勞這場勝利以及敢于挺身而出、保護其他人的勇敢者。
多恩等人趕到的時候,大教堂廣場已經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榮譽彩旗和燈條懸掛在空中,看上去頗為喜慶,廣場更是擺滿了長桌,長桌上面是滿滿當當的各種食物,極為豐盛。
“一場宴會么,有點像是貴族的形式,但又沒有那么華麗……”
多恩眺望著大廣場,如此想道。
那實際就是貴族宴會、宗教形式和救世主家鄉吃席的融合,還有音樂與舞蹈,具有新帝國的特色。
總之就是讓大家樂呵呵地度過慶祝的時光。
宴會豐富的食品種類,也超出了多恩的想象。
那跟他印象中的帝國完全不一樣。
而且從矮個子老兵等公民的反應也能看出來,帝國糧食沒有那么匱乏。
實際上,帝國光復區域已經徹底擺脫了饑餓。
即使是中下層的公民也從吃飽向吃好轉變,時不時能吃上一頓肉了。
他們在充足的營養下擺脫了干枯瘦弱,有了更好的思維和勞動力。
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渾渾噩噩,隨時可能于饑餓中倒在街頭。
對于羅恩這位救世主來說,能夠填飽肚子是一個文明最基本的保障。
以前那種處處饑荒的情況,對于能跨星系航行的星際帝國來說,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特別是舊帝國的法務部,他們甚至開著跨越星系的大飛船,去一些封建世界收十一稅。
強行征收人家封建農民辛苦刨地種植出來的小麥,簡直就是恥辱中的恥辱。
所以羅恩決心改變這種現狀,都星際帝國了,還解決不了種地的問題嗎?!
他徹底發揮了自己血脈中的種田屬性。
羅恩利用黃金時代的種植技術,到處種地,基本能種的地方都種上了。
現在又盯上了一些荒蕪星球,尋思著去那邊整點太陽能大棚。
農業部更是在研究在小行星帶種植的技術,就連這艘朝圣船上,都有小型的種植基地。
以供應新鮮的蔬菜。
由于大面積的農業種植,甚至導致之前某個食品研究院辛苦研究出來的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技術失寵。
帝國有了足夠多的新鮮食物供應,誰還吃什么合成淀粉啊?
合成淀粉最多作為遠征作戰的應急食品,沒有了太多的應用場景。
這也導致一批淀粉合成領域的技術神甫直接轉換了研究路線。
最慘的就是機械學院中選擇了該領域的學生。
他們剛畢業就發現整個領域都跨了,后悔自己當初為什么不直接選擇土木機械建筑專業。
那是帝國現在最熱門的專業之一。
多恩在宴會的人群里,感受到了人們的勃勃生機。
這也是帝國光復區的常態,純粹的苦難已經比較少見了。
更多是對未來的希望。
這位山陣之主愈發感慨,如今的帝國竟然比大遠征時期的更具活力與希望。
那是必然的結果。
至少新帝國有了更合理的稅務體系,而不是一刀切,那充分保證相關了文明世界自身的發展。
讓帝國良性運轉。
“大個子,多吃一點,你們未光復區想要吃飽可不容易……”
矮個子老兵自來熟地遞過來一杯小麥酒。
他頗為開心:
“可惜你沒有公民身份,否則這次能有不少榮譽,不過你有臨時身份,以后應該能申請補上。
嘿嘿,我殺了不少異端叛徒,公民等級又能往上漲一級了。”
那位榮譽老兵很是高興,絮絮叨叨地說著,讓多恩了解到了帝國的一角。
也理解之前大家為何踴躍參戰,士氣昂揚。
那既出于信仰,也跟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帝國不會虧待任何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