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笙按捺住起伏思緒,看向下一樣。
“烏蠶衣?挺不錯。”
“在原著中刀槍不入,雖然防御面積少了點,在現代大概抵不住子彈與反震,卻仍不失為一件寶物。”
“慕容復佩劍、一盒金葉子…前者可以當成古董賣,后者大概兩斤左右,都是值錢貨啊!”
杜笙心滿意足,大致評估了一下。
這把佩劍制作工藝非常精細,劍總長82厘米左右,劍身刃體裝飾銀質刃夾,刃夾雕刻火焰,柄束鏨刻水波紋,賣相不俗。
前年浙府博物館從香江古玩市場買回一把宋代某位將軍佩劍,花了上百萬。
這把慕容復配劍就算達不到相同價值,打半折也有幾十萬,可不少了!
至于兩斤金葉子,按照目前市價一克100元來算,也有近十萬。
大收獲吶。
收入比辛辛苦苦拍兩個月戲還多!
不過有付出才有收獲。
要是演繹評級沒達到良好+翻倍,也不可能抽到這些。
如今翻倍用完,下次還想有大收獲,得作出超越才行。
但對于剛提升演技的杜笙來說,這其實沒多大壓力。
當然,讓他感到最欣喜的,還是最后一樣收獲。
《龍象般若功》!
在金鏞所有小說的武學內功里,這玩意絕對能排得進前十!
金輪法王有生之年練到第九層,在絕情谷與一燈大師、周伯通、黃藥師單挑毫不遜色。
九龍九象的威力,這三絕都不敢硬接,還是三絕聯手才將金輪法王拿下。
可見龍象般若功的威力有多巨大!
如果練成了十三層,那使用者豈不是長青不老?
那戰斗力又有多強?
這時,杜笙心中忽然浮起個疑問:
“金輪法王的絕學,怎么會出現在《天龍》,還被慕容復所學?”
他在心中仔細搜刮一圈,才隱約分析出原因。
鳩摩智被段譽的北冥神功吸盡內力,卻因禍得福從王語嫣口中得知曼陀山莊藏著《小無相功》秘籍。
練成后他大徹大悟,回歸本心,朝心中的圣地而去,將天竺的大乘佛經翻譯參悟,融煉成了一門全新武學。
當時武功對他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一次弘揚佛法時遇到王語嫣,為了報恩他便相贈了這門武學。
那時王語嫣還在慕容復身邊,更別說瘋癲后的相伴都有機會學,就是不精通罷了。
這門神功最低都是紫色,但到手只有藍色,也能印證一二。
“至于為何覺得鳩摩智這門全新武學就是《龍象般若功》?”
杜笙琢磨一圈,也得出兩個觀點。
首先,時間上的吻合。
《天龍》劇情發生在北宋時期,鳩摩智頓悟后去了西臧深研佛法成為一代高僧。
而根據《神雕俠侶》記載,在北宋時期西臧有一位高僧將龍象般若功練到了第九層。
而那人,十有仈九就是鳩摩智。
其次,金輪法王也是高僧,曾提到創下這門功法的祖師爺,在驗證第十層時差點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