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笙連連點頭表示理解:
“我明白的。”
攝影團隊迅速回到各自的位置。
斯科塞斯則大聲鼓勵萊昂納多:
“剛才那場戲,你的表現被杜稍微壓住了,但我相信這不是你的極限。
調動你所有的感情和狀態,我們再來一遍!”
重新拍攝黒幇題材,這位大導演對每個細節都要求極高。
特別是演員的狀態表現。
經過兩次拍攝,每次的效果都有顯著提升。
當導演最終宣布通過時,萊昂納多甚至喘了幾口粗氣。
這次跟杜笙對戲,竟然讓他感到有點吃力。
心中既感荒唐又有點不可思議。
怪不得自己一個影帝都沒拿到,對方已經三冠在身。
不得不說,這位亞洲明星年紀輕輕就在國際名聲斐然,真不是靠運氣能做到的。
而且他很清楚,想要演好這種雙面人角色,難度比他這位警察大多了。
譬如剛才這段戲,對方通過細微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將科林的復雜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
特別是眼神在自信與慌張之間不斷轉換,他自問根本不可能一遍過。
就連斯科塞斯也有些感慨,說道:
“我感覺丹尼爾在《紐約黒幇》飾演的屠夫,表現都不如你這般出色。”
這是真話。
雖然他拍過好幾部黒幇片,但論入戲速度、角色氣質與神態等方面,其他人還真無法跟杜笙比。
怪不得敢投資一億美元籌拍《通緝令》,這就是底氣啊。
杜笙知道這邊不講究含蓄,微微一笑道:
“200萬,總不能讓劇組白是不是。”
而達蒙的片酬是600萬美元。
這也是選擇偏向的原因之一。
斯科塞斯點頭表示認同:
“期待你接下來的表現。”
接著,他對現場眾人揮揮手:
“休息五分鐘,繼續拍攝下一場。”
在不遠處,華納兄弟的項目負責人道格戴維森與劇組制片人布拉德格雷坐在遮陽傘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討論工作。
格雷拿起勺子攪了攪咖啡,問道:
“聽說上映日期已經定了”
道格戴維森回答說:
“是的,定在明年十月份,在多倫多電影節期間北美首映。”
他抿了一口咖啡,繼續說道:
“這部電影投資巨大,票房壓力不小,我們需要在宣傳上下功夫。”
格雷卻顯得較為樂觀:
“萊昂納多和斯科塞斯的號召力不容小覷。
即便票房不盡如人意,后續的dvd和海外版權市場也能讓我們獲利頗豐。”
道格戴維森點頭表示同意:
“確實沒人會質疑他們的號召力。”
格雷補充道:
“杰克雖然年紀大了,但依然擁有一大批忠實影迷支持,馬特達蒙的人氣也還行。”
道格戴維森提醒道:
“你是不是漏了一個。”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