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米高梅干了三年,都沒見過這么野的數據!”
吳倞這會兒反而淡定了,蹲在墻角數地毯毛。
昨兒聽說要破紀錄激動得失眠,這會兒正犯困呢。
好萊塢那幫影評人可炸了鍋。
因為《導火線》并不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大片,而是一部講述華人故事的電影!
作為全球第一超級大國,燈塔國的電影市場一向對外來影片非常排外,觀眾對字幕的接受度極低。盡管《導火線》由杜笙和吳倞親自參與英文配音,但從本質上講,它仍然是一部外語片。
通常情況下,即使是票房前十的外語片,在北美市場的單周末票房也可能遠不如本土大片。
任何非英語國家的影視作品想要打入這個市場,都是非常困難的。
然而,這次《導火線》徹底顛覆了這一傳統觀念。
當初說這片子‘頂天五千萬rb’的某大v黒哥,現在推特評論區都被‘臉疼不疼’的表情包刷屏了。
要不說老美雙標呢。
程龍的《尖峰時刻》破紀錄叫“文化包容”,輪到華人班底創紀錄就變成“這屆觀眾不行”。
杜笙任由赫斯特姐妹一邊全身桉摩,一邊刷著評論直樂:
“罵得好!這會兒越急眼,熱搜位越穩。”
他甚至還讓忙著擦槍的阿曼達,把“北美影史外語片首周3”的橫幅掛l首頁上。
特蕾莎看著后臺瘋漲的預售數據直咂舌,下周工作日的包場預訂量愣是比首周末還多三成!
“哥幾個別歇著啊!”
一小時后,杜笙將累得雙腿打顫的赫斯特姐妹放床上,穿衣來到米高梅總經理辦公室。
“l視頻上那個#導火線二創大賽#得加碼,找一些武術up主搞聯動。
吳倞你明天給我去時代廣場打八極拳,記得輪著穿《殺破狼》、《導火線》那三件套!
特蕾莎你聯系ac搞個亞裔主題周,爆米桶全給我換成青瓷紋樣……”
吳倞邊記筆記邊嘟囔:
“好家伙,您這是要榨干北美觀眾錢包啊”
杜笙微微一笑:
“這才哪到哪,等普通觀眾養成觀影習慣,咱就往長線放映使勁,不沖個1億rb對得起地毯上那些漢堡渣么”
窗外好萊塢的霓虹燈牌明滅閃爍,播映廳的粉絲驚訝聲時不時響起。
幾個杯子‘咣當’碰在一起,冰塊晃蕩的聲音里都帶著鈔票的脆響。
事實也不出意外,隨著《導火線》上座率與口碑不俗,院線自動提高了排片量,僅次于好萊塢本土的《光榮之路》與《舞動青春》。
此外,銀幕數量也從一開始的800塊,提升到1300塊左右。
別小瞧這點變化,僅僅在北美上映兩周不到,就刷新了《殺破狼》的票房,還成功拿到破億rb的雅號。
前世在國內轟下幾十億票房的《滿江紅》與《熱辣滾燙》夠牛掰了吧。
前者在北美票房只有897028美元,換算回來還不到700萬。
后者也就200萬美元,據說水分還占了一半。
由此可見,在北美上映的所有華語片中,這份成績都算是相當耀眼了。
就連國內很多媒體都注意到此事,紛紛主動跟進報道。
不由由于接近新春佳節,加上公司年會與春晚臨期,一行人便結束了宣發早早返程。
公司年會已經是第三次舉辦,盡管今年公司人員增漲了上千人,但有鐘甄與葉瀞芷在,自然不會出大問題。
相反,這一屆年會的宣傳,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這波年會營銷,簡直是往娛樂圈和財經圈同時扔了顆深水炸彈!”
陳濤蹲在錄音棚外邊啃煎餅果子邊刷新聞,看著熱搜榜前十掛著三個杜笙相關詞條,嘖嘖稱奇。
可不是嘛,哪個老板開年會直接送三套江景房當抽獎
更別說給優秀員工發金條跟發巧克力似的。
這手筆直接把星際傳媒的招牌鍍了層24k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