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啊,杜笙不是一向以豪爽著稱嗎
身家幾百億,難道連幾十萬的捐款都舍不得出”
“什么大方慷慨,說不定都是裝出來的,
真到了捐款的時候,就變得吝嗇起來了。”
“就是呀,獎勵大方其實就是變相打廣告嘛。
還有說什么‘華邦’慈善,那不過是披一身皮而已,這也有人信”
“杜笙:我寧可給女星大買特買奢飾品,也絕不會做慈善。”
……
杜笙又瀏覽了天涯、新蒗等網站,發現也有頗多談論,討論熱度居高不下。
他如今的“對手”可不少,不說娛樂圈那些與他存在競爭關系的公司,
單是他拒絕給億基金捐款這件事,就得罪了這個極具影響力的大機構。
而且他現在正籌備好萊塢大片,打算在海外打響知名度。
一個黃皮東方佬,竟妄想成為國際巨星,卻又不肯惠及,里面損了很多各方利益,它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不然怎么會這么湊巧,偏偏新年喜慶就出現類似報道,還有這么多妖魔鬼怪冒出來。
要是當中沒人推波助瀾,只怕三歲小孩都不信。
即使如此,杜笙仍不會掉以輕心。
他明白,一旦自己反應遲緩,對方可能會接二連三地出招。
經過一番沉思,杜笙決定不在南亞大地震捐款的事情上和對方過多糾纏。
在這些問題上辯解并不明智。
因為那些人肯定還有各種后手,就等你往里鉆。
而且,杜笙也難以向公眾解釋是因為億基金的問題。
于是他果斷選擇開辟新的陣地。
杜笙找到華邦慈善的負責人,要了一份詳盡的資料,然后發布了一條人人網動態:
“學生是祖國骨朵,華邦的‘慈善之手’項目一直在默默付出。
據官方統計,兩年來華邦幫助中小學生接近30萬,其中特困生超過8萬。
今年華邦‘慈善之手’再度捐款3000萬,幫助各種困難學生度過一個溫暖春節……”
這條動態
而且這是與官方聯合開展的項目,大家一看便知其真實性。
相比于關注國外的南亞大地震災害,杜笙更傾向于把資金留在國內,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同胞。
他就是這樣一位‘沒有大局觀’的人。
動態一經發出,首先得到官方的轉發和點贊。
在動態下方,許多受資助的學生紛紛表達感激之情:
“我收到了150塊紅包,這筆錢夠我兩個月的生活費了,真心感謝笙哥的援助,嗚嗚!”
“春節真的好想回家,可是車票太貴,只能留在學校將就。
當輔導員通知我去領錢時,我一開始還以為是開玩笑,沒想到‘華邦’這么細膩暖心!”
“感謝杜笙和華邦,讓這個寒冷的春節變得溫暖。”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詆毀笙哥一毛不拔,我特么氣極了,到處和他們爭論,一天一夜沒睡了!”
“慈善之手在我們學校也開展了,我是云府山崖中學的,放假前起碼有60名學生領到了救助金。”
“‘華邦’慈善至今在云貴援建了88座學校,還鋪上水泥路通了水電,你們全都眼瞎不報嗎!”
……
杜笙將過去默默無聞的善舉公開于眾,剩下的事自然有那些熱心腸的網友們幫忙傳播。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杜笙在慈善事業上早已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
關于他“捐款只是打造金身”的謠言,也隨著真相浮出水面而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