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屏幕上一臉懵比的北美記者們,杜笙卻笑出聲。
幾個月前在拍攝《無間行者》時,這位老兄用幾乎相同的比喻談論方法派表演理論。
但當鏡頭掃過臺下吉賽爾交疊的雙手時,杜笙注意到她左手無名指多了道新鮮的戒痕。
“若她真是懷了我的種。”
萊昂納多突然向前傾身,領帶夾上的微型麥克風捕捉到他喉間的鳴音:
“我會給他們超越父愛的守護。”
鎂光燈瘋狂閃爍中,他耳后淡褐色的曬痕突然變得清晰。
那是三個月前大吵一場時,吉賽爾親手為他‘添上’的杰作。
發布會尾聲,萊昂納多忽然轉身面對鏡頭:
“但若這是場蓄謀已久的局,那我們不妨看看,誰會笑到最后。”
他重新架上墨鏡的動作像收起武器的騎士:
“我不介意讓法庭的錘音成為最響亮的背景樂。”
轉身離場時,定制牛津鞋在地面上敲擊出冷硬的節奏,吉賽爾卻站在原地,將掌心一枚微型錄音筆滑入愛馬仕手包夾層。
那是今早更衣時,從萊昂納多西裝內袋掉落的意外收獲。
當發布會現場鎂光燈驟滅時,數百個未解的問號懸浮在比弗利山莊上方。
杜笙滿臉古怪,看著屏幕里萊昂納多離去的身影。
這位老兄最后一番發言,的確有趣。
既未斬斷血緣紐帶的可能,又用‘陰謀論’來筑起防線,讓他想起好萊塢背后的骯臟詭計。
“萊法莉大概率沒學過《孫子兵法》,把主次都搞錯了。”
崔雅怡刷著國際娛樂版新聞輕笑,屏幕上實時跳動著#好萊塢基因戰爭#的話題熱度。
杜笙注意到萊昂納多在說出‘陰謀’二字時,左手無意識摩挲著定婚戒指的內側刻痕。
那是吉賽爾名字的縮寫,在特寫鏡頭下泛著幽微的銀光。
這個細節讓杜笙想起幾個月前那場‘派對’,當時萊昂納多化身20秒男后自嘲:
“我的緋聞總在《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紐約黒幇》之間來回轉換,卻找不到方向。”
如今看來,萊法莉顯然錯把逢場作戲當作了終身飯票。
她高舉親子鑒定書的樣子,像極了《血鉆》里那些舉著染血礦石的野戰軍。
反觀吉賽爾,當年懷孕時像帶著橄欖枝的和平鴿,安靜地在馬里布海灘撰寫《可持續發展》日記。
當《tmz》記者窮追不舍時,她只是笑著展示萊昂納多的慈善證書,成功將八卦頭條扭轉成公益專題報道。
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智慧,與萊法莉歇斯底里掀翻談判桌的行徑,恰似《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與茉特爾的天壤之別。
“通知臺里娛樂蔀門,明天的標題換成《好萊塢王子復仇記:當dna成為武器》!”
杜笙站起來時,瞥見手機屏幕上的未接來電已累積到七個。
其中就有程龍經紀人,以及王金花的信息提醒。
他知道《寶貝計劃》的宣傳通告不能再拖,但此刻更令他感興趣的是輿情數據。
關于萊昂納多的討論中,67%的網民在調侃‘男人都會犯的錯’,僅有12%在認真批判道德瑕疵。
這種輿論生態恰恰印證了好萊塢的叢林法則:
當你的演技足夠封神,私德污點就會自動降格為彩蛋。
就像馬龍·白蘭度的暴脾氣、查理·辛的荒唐史,最終都成了好萊塢年鑒里的趣味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