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前線將士們準備的棉衣都送過去了嗎?”
李承乾目光炯炯地看向他,眼中滿是關切。
李煒趕忙點頭,語氣沉穩地說道:“陛下,給前線將士們的棉衣一個月前已經全部送出去了,沿途安排了專人押送,一切順利。”
“預計不日即可到達前線,定能讓將士們抵御嚴寒,安心作戰。”
李承乾微微點頭,神色稍緩。
“痢疾既然已經徹底控制住了,年前把傷亡數字給朕做一個大概的統計,不得隱瞞。此事關乎將士性命和朝廷決策,務必詳實。”
“是!陛下!”
李煒抱拳領命。
“高尚書!”
李承乾看向吏部尚書高士廉。
“在!陛下!”
高士廉急忙上前,步伐雖快卻不失穩重。
“患痢疾的知情不報的各州郡官員朕已經讓錦衣衛全部處理掉了,如今官員空缺較大。”
李承乾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凝重。
“讓百姓自發推薦他們的父母官,你吏部暫時先登記好。”
“新官員上任后,馬上派幾個識字會寫字的人去,負責幫他們寫奏章和統計,順帶行監督之責。”
“最好能夠教會他們認字寫字,干得好,就讓他們接著干,干不好到時候人手充裕了就換人。”
“是!陛下!”
高士廉拱手應道,心中已然領會陛下的意圖,這是要從民間選拔賢能,同時確保地方治理的順暢。
高士廉拱手后退,站回自己的位置。
“裴尚書。”
李承乾看向工部尚書裴行儉。
裴行儉出列,身姿如松。
“在,陛下!”
“你們工部應該是最忙的,到現在為止長安城的變化朕也看見了,這些變化彰顯了工部的功績。”
李承乾目光中帶著一絲贊賞。
“來年工部怕是還要忙,你要多多招募工匠,優先從那些窮苦百姓中挑選。”
“他們為生計所迫,定能珍惜做工機會,且手藝也不會差。”
“薪酬從明年起給雇工們多加兩成,讓他們能更好地生活。”
裴行儉認真聽著,不時點頭。
李承乾繼續說道:“今年過完年,開始把長安城的坊市都給拆遷了,重新造成商場。”
“這商場要規劃得當,務必讓長安城整體看上去大氣美觀,細節方面你下朝后詢問齊太師便是。”
“另外,從明年開始,大唐開始執行五年修路計劃,把所有的大路都給朕修成水泥路,要確保路途能夠暢通無阻。”
“這水泥路堅固耐用,對我大唐的交通意義重大,通往高句麗方向的道路給朕優先修成大路。”
聽到李承乾的最后一句話,裴行儉有些蒙圈,他眨巴眨巴眼睛,心中滿是疑惑。
按照道理來說,優先修的大路一定是對大唐收益最大的。
前往高句麗的路叫做盧龍古道,平日里那里人跡罕至,人流極少。
按照收益最大的原則,也該先修津浦關道啊,那條路上的人流是最大的,商貿往來頻繁。
裴行儉等李承乾的話音徹底落地,確定沒有下文后,他這才開口:“陛下,修路先修盧龍古道,是否有點不太合適?”
“那條路人煙稀少,恐怕對我大唐收益不大啊。微臣擔心這樣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聽到了裴行儉的話,李承乾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裴行儉,嘴角微微上揚,似有深意地說道:“朕知道,但朕昨夜做夢,夢見高句麗挑釁我大唐。”
“所以朕想先把路給修好了,到時候打高句麗快一點,當然這都是朕的笑談,你下去照辦就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