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那個最愛哭的皇帝,無論是面對忠臣的直言勸諫,還是戰爭的勝利凱旋或失敗落寞,他的淚水總是會落下。
也是他人性中柔軟一面的真實寫照。
可就是這樣一個感性脆弱的皇帝,卻憑借著自己非凡的雄才大略,一手創立了威震四方的巨唐,這又怎能不讓人由衷的欽佩呢?
“阿耶,您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吧,兒子就當什么都不知道。”
李承乾微微搖頭,臉上帶著寵溺的笑容。
無論李世民做出怎樣的決定,他都會默默支持。
“朕如今身為這大唐的皇帝,之前已向史官們明確表示過史書一字不改,此乃關乎帝王信譽,自然不能朝令夕改,否則日后如何能取信于天下臣民?”
“朕也知曉,史官里有不少都是您的舊部和親信,您去與他們商量此事,朕就權當對此事毫不知情!”
說完,李承乾輕輕地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那動作輕柔,傳遞著一種父子之間無需言語的默契。
隨后,李承乾轉過身,邁著沉穩的步伐,朝著下方那氣勢恢宏的軍陣走去。
李世民目光緊緊地跟隨著李承乾遠去的背影,眼神中流露出復雜的情感。
看著李承乾漸行漸遠,最終融入那一片軍陣之中,李世民的心中不由得美滋滋地笑了起來。
自己有個如此出色的皇帝兒子,這是大唐之福,也是他李世民的驕傲啊!
想著兒子剛剛的話,李世民的心中開始仔細地盤算起如何與史官們周旋溝通。
史官們大多都是些剛正不阿的硬骨頭,秉持著秉筆直書的原則,想要強行更改史書上已經記載的內容,那是萬萬行不通的。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采用一種折中的中庸之道了。
比如,可以將自己的貞觀之治描述成是在李淵的悉心指導下,自己與一眾臣子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的結果。
而李承乾的乾武之治,自然也少不了自己這個阿耶在背后的默默支持與輔佐,畢竟自己多年的執政經驗和人脈資源,對李承乾的治理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樣一來,大家的功績都能在史書中得到合理而恰當的體現,既不顯得突兀,也能照顧到各方的顏面,也算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了。
李世民一邊想著,一邊微微點頭,已經看到了史官們按照他的設想修改史書后的情景,心中滿是得意。
李承乾站在軍陣之中,渾身散發著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威嚴氣息。
他抬頭仰望天空,只見那廣闊無垠的蒼穹之上,潔白如雪的云朵悠悠飄蕩。
李承乾的目光緩緩下移,落在了眼前遮天蔽日的唐軍身上。
那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軍隊,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
他微微彎腰,隨手拔出一面插在地上的大唐軍旗,那軍旗隨風舞動,獵獵作響,紅色的旗面鮮艷奪目,宛如一團燃燒的熊熊烈火。
李承乾單手緊緊握住軍旗,手臂高高揚起。
他的目光堅定,緊緊地盯著那道長城的豁口,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勢在必得的決心。
這遼東之地,必將成為大唐的囊中之物。
周圍的將士們紛紛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崇拜,靜靜地看著這位大唐的皇帝陛下。
他們的心中涌動著一股熾熱的熱血,那是對陛下的忠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