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似平常的小事,卻反映出,太陽底下真的沒有什么新鮮事,世間的一切不過是在不斷地重復與輪回。
人們常常在不經意間,重復著前人曾經犯下的錯誤,陷入一種周而復始的循環之中。
但李承乾的骨子里,有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叛逆與不甘。
他不甘心就這樣遵循著前人的軌跡,按部就班地走下去。
他想要打破這種循環,在這看似一成不變的世界里,做出一件真正前無古人的新鮮事。
“阿耶,不得不說,兒臣佩服你,真心話。”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真誠的光芒,“阿耶你真是兒臣見過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
“也難怪你能打下這大唐的萬里江山,開創出如此輝煌的盛世。”
他微微頓了頓,深吸一口氣,像是在鼓足勇氣,準備說出藏在心底已久的話。
“阿耶你的疑慮,兒臣都知道,心里也明白。世間的很多事情,確實周而復始,我們所做的一切,到頭來大概率不過是做無用功。”
李承乾的目光變得堅定起來,他直視著李世民的眼睛,毫不退縮,“可是,兒臣并不想就這樣放棄。”
李世民聽到這里,眉頭微微皺起,眼中的疑惑愈發濃重。
他不明白李承乾到底想要表達什么,心中對兒子的想法充滿了好奇。
“承乾,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再次追問道,目光緊緊地鎖住李承乾,試圖從他的眼神中找到答案。
李承乾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緩緩站起身來。
他一步步走到窗前,伸出雙手,用力推開了那扇緊閉的窗戶。
剎那間,溫明亮的陽光涌入殿內。
“阿耶,看到了嗎,外面是太陽。”
李承乾抬起手,手指指向窗外那高懸在天空中的大日。
“您說,人能從上古傳承下來,靠的是什么?”
他微微瞇起眼睛,接著又一連串地拋出了幾個問題:“難道靠著都是皇帝的統治嗎?靠武力?靠財富?還是靠朝廷?”
未等李世民回答,李承乾便搖了搖頭,語氣堅定:“不,阿耶,你們都搞錯了一件事,你們太過于注重外在的東西了。”
“那些肉眼能看見的,比如權力、財富、武力,都不算什么。”
說著,他抬起右手,用手指重重地點了點自己的腦袋,神情莊重,“阿耶,靠的是這里,是精神,人能傳下來,靠的就是一股子精氣神。”
言罷,李承乾再次抬頭看向窗外,瞇著眼睛凝視著天上的太陽。
“阿耶,你知道春種計劃吧?”
李承乾突然話鋒一轉,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追憶的神色,“我還在咸陽當太子的時候,就曾經和齊先生還有吝大福開展了這個春種計劃。”
“我們的目的,是讓我大唐的百姓有朝一日,能夠擺脫文盲的困境,人人都能看書寫字,能夠明事理、懂大義。”
他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與堅定:“現在,從表面上看,這個計劃已經結束了。但實際上,它現在才開始。”
“因為,距離我們當初定下的目標,還遠遠不夠。”
“在這個計劃的后期,就連齊先生和吝大福都開始動搖了,他們不再看好這個計劃,認為我們不可能實現目標。”
“但是,兒臣不怕!”
李承乾的聲音變得激昂起來,“兒臣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成功。”
“春種計劃嗎?”
李世民忍不住問道,他是真的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那么早,就開始布局了。
李承乾轉過身,面向李世民,整個人散發著一種自信的氣息。
“朕要將朕的思想,傳播在我大唐的每一片角落。”
他的聲音洪亮,“朕要從此以后,不管是誰,也無法改變這條朕定下來的鐵律。”
“天下為公,百姓萬歲!”
李承乾的聲音在太極殿內久久回蕩,那聲音中蘊含著的力量,仿佛能夠沖破一切阻礙。
“哪怕他們,真的有歪心思,他們也不敢自己把虎皮扯出來。”
“他們也只敢,打著天下為公,百姓萬歲的旗號行事。”
“一旦有對百姓做的不好的地方,那么他們很快就會前功盡棄。”
“所以,哪怕是忍,哪怕想要放縱,都要給朕憋著。”
“這是為了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
李世民靜靜地聽著李承乾的話,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突然發現,自己一直以來,或許并沒有真正了解過這個兒子。
李承乾的思想,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
“承乾,”李世民緩緩站起身來,“你的想法,阿耶明白了。”
“可是阿耶不知道,你想要怎么解決以后有人獨占權力的問題?”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的眼睛。
這個答案非常重要,對李世民來說,比一切都重要的多。
而且他感覺到了,這個沒人能解決的問題,可能要有答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