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證券基金以及以信托形式發行的私募基金,還需要過好幾年才會正式浮出水面,但股市賺錢效益已經吸引大量的投資者涌入,代客理財等模式已經不是新鮮事物;證券公司親自下場接受委托理財也是屢見不鮮。
各種私募型投資公司這兩年也如雨后春筍般,在滬市、秣陵、錫江、深市、廣城、杭城、甬城、東甌等民間資本活躍、投資需求旺盛的城市出現,甚至眼下還是證券市場掀風攪雨的主力軍。
這些投資公司在活躍證券金融市場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滋生出大量非法吸納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在國家對寄附各大銀行體系吸血的轉融貸加強監管之后,孫仰軍與溫駿等人成立融金投資,最初是拿自有資金,在證券市場掀風攪浪。
投資嘉樂科技,非但顆粒無收,還搭進去兩三千萬資金,孫仰軍實力受損,接受沈君鵬的注資,又吸納唐逸凡等人多渠道籌集資金,可以說是往私募型投資公司轉變了。
蕭良要在這個領域,跟這些孫子唱對臺戲,單打獨斗肯定是不行的。
他也不能專門為了對付這些孫子,無節制的從南亭實業抽調資金,影響到正常業務的發展。
因此,唐國斌、曹啟華等人想要組建私募型投資公司,蕭良是支持的,但也要跟他們確定好邊界。
唐國斌作為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對此也是有充分考慮的。
他主要還是對標國外的私募基金,權衡國內的法律風險,注冊投資有限合伙公司之后,計劃對客戶設立一定的門檻,限定規模,不作風險投資回報承諾,進行適當的份額分級管理設計。
“我覺得挺好的,你們成立公司,我可以做你們的第一個客戶,先拿幾百萬資金,試試你們的實力。”蕭良說道。
他除了現在沒有太多的精力分神去插手太多的事情,還考慮到當下證券市場低迷,前期客戶開拓會比較困難,私募型投資公司在東洲這個民間資本以及證券投資相對低迷的城市,發育是需要相當耐心的。
蕭良也不想看到東洲的民間資本太活躍進入證券市場。
他就想著讓唐國斌他們先玩著,他現階段無意花什么精力去參與、干涉。
他目前投入證券市場的資金比較多,但主要也只是想先吃下第一波牛市行情,之后再拿出一小部分交給唐國斌、曹啟華他們管理就行。
九六年第一波大牛市過去,也許國內證券市場斷斷續續還會有一些結構性的機會,但令蕭良記憶深刻的另一波大牛市,則要等到零五年股權分置改革。
這期間,蕭良還真不記得有什么特別好的機會。
就算在香港搞一批資金,趁著亞洲金融危機再搞一把投機,蕭良也不想牽扯自己太多的精力。
蕭良目前往胡婕賬戶直接注入四千萬資金,除了徐海科工的股價暴漲外,廣城股份、益川工業的收益,差不多跟其他股票的虧損打平,凈資產增漲到六千五百萬。
同時蕭良以胡婕賬戶上的股票資產進行抵押,前后總計拆借四千萬資金。
目前蕭良在深發展、深萬科、長虹等股票上建立了總計六千萬的倉位(虧損五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