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向其他機構定向增發三千萬股,募集三億資金,亦或直接向控股股東船機廠增發價值約三億左右的三千萬股新股,拿來收購凈資產高達七八億的柴油機業務,市里會同意嗎?
一個賤賣國有資產的帽子扣下來,誰扛得住?
沈君鵬、孫仰軍最初的打算,是要在徐海科工目前的股價基礎上,繼續暴力拉漲兩三倍,將股價拉高到每股二十五元到三十元之間,再去實施定向增發計劃。
其他機構肯定不會樂意以這么高的虛假股價參與定向增發,但背后有鐘云峰、唐鵬飛等人支持,到時候拿對應市值高達八九億的徐海科工三千萬股新股,增發給船機廠,用來置換柴油機業務,至少在表面上是符合要求的。
現在蕭良這一腳無情的插進去,郭晉陽、沈君鵬、孫仰軍等人為掩蓋其違法犯罪的事實,被迫將控股權收購主體從星海投資變成船機廠。
市里肯定不可能授意船機廠去惡意操縱徐海科工的股價。
蕭良也不可能去做這事。
沈君鵬、孫仰軍以及郭晉陽他們最初的計劃,就走不通了。
當然,船機廠不是不可以縮減資產包,先將一部分柴油機業務裝進上市公司,將增發并購資產包控制在三億元左右。
問題在于,船機廠已經花費兩億現金收購徐海科工的70%控股權了,單純由上市公司向船機廠定向增發三千萬股新股,進一步提高持股比例,沒有什么意義。
也恰恰是之前為收購徐海科工控股權,花費了兩億現金,船機廠此時更渴望能向相關投資機構定向增發新股,最好籌集三億左右的資金,收購分割出來的資產包,緩解船機廠的資金荒。
現在難就難在,船機廠看上去家大業大,卻拿不出資產規模合適、又有穩定年盈利的資產包裝入上市公司,從哪里去找投資(投機)機構愿意共同掏出三億,參與定向增發?
蕭良在羅智林面前早就說過,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成功交割,才僅僅是第一步,后面的一系列復雜操作,包括對上市公司原有實體的有效接管與掌控在內,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就算郭晉陽、于春光等人借委托收購,暫時掩蓋掉他們意圖侵吞國有資產的罪名,但就算是委托收購,也是他們一意推動的不是?
而鐘云峰這個被沈君鵬、孫仰軍推出來當“力挽狂瀾”的男人,掩護融金投資暗中吃進的流通股能在高位撤出,又包庇袒護郭晉陽、于春光這些人,將事情大包大攬過去。
這些“重頭戲”自然就還得由他們先扛起來,蕭良他著急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