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正式成立證券投資事業部,注冊成立一家私募型合伙制子公司,在東洲募集資金,唐逸凡與溫駿出任子公司的聯合總裁,一個人負責募資,一個人在東洲組建新的團隊,負責在證券市場具體操盤。
徐海科工,東洲這邊的跟風盤沒能吃到肉,沈君鵬當然不會內疚,但這又是他們邀請這些跟風盤投資私募型子公司的一個契機。
沈君鵬與孫仰軍事后復盤,他們之所以在徐海科工上選擇妥協,放棄最初的計劃,說到底還是資金實力不足。
當時他們吃進徐海科工一千一百萬流通股后,手里就剩五千萬資金,實在沒有底氣將徐海科工的股價拉到高位后,跟背后有南亭實業這個現金奶牛支撐的蕭良肉搏。
更不要說他們動用收購徐海科工控股權的資金,也存在太大的瑕疵。
資金問題,可以通過進一步籌資、融資解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缺乏裝進上市公司的資產。
沈君鵬八十年代初就下海了,但最早到香港是做貿易,之后在廣南投資的幾座工廠,以服裝等輕工制造為主,體量不夠、利潤不足,強行裝入上市公司也攪不出什么水花來。
沈君鵬對嘉鴻還是寄以期望的。
南亭實業的飲料業務,非銷售旺季的月營收已經做到五千萬了,以其發展勢頭,九六年很可能做出十二到十五億的營收來。
嘉鴻飲料業務能做到十二億,保健品能做到三到五億,總計能湊出十五億的營收,到時候將他們與樂宥總計百分之四十的持股,輕輕松松也能做出七八億或十二三億的估值裝入上市公司。
只要能完成這一步,他們手里所掌握的資金也好,證券資產也好,則可以說是初具規模。
目前階段,他們在證券市場還只能說是小打小鬧。
瓶裝水業務做起來,對嘉鴻集團能有一個很大的促進,沈君鵬、孫仰軍還是樂見其成的;至于馮薇玲是不是不甘心淪為郭晉陽的玩物,是不是想脫離郭晉陽的控制,沈君鵬則不會關心。
他關心這個干嘛?
再說了,馮薇玲這個女人膽識才智都不差,真要通過對瓶裝水業務的投資做大起來,又與朱鴻召、朱祎琳叔侄關系密切,沈君鵬還是樂意接納她成為合伙人,而不是坐看這樣的人物僅僅是郭晉陽私有的玩物。
因此沈君鵬言語間,對郭晉陽還是有所“勸慰”。
除了期待嘉鴻業務在經驗豐富的朱鴻召統領下能有大的發展外,他們對錦榮地產也是有所期待的。
沈君鵬無論是自己判斷,還是聽到的上層消息,國家最終還是會放開限制,促進商品住宅及商業樓宇的開發建設。
不過錦榮地產目前在建的住宅及中低端辦公樓開發規模,總計四萬多平方米,就算一年內建設全部售出,年營收也僅一億出頭些,核算下來還不到兩千萬利潤。
哪怕國家很快放開地產公司或項目上市的限制,哪怕將樂宥的華宥建設以及正開發建設的一棟小型商業樓宇合并進到錦榮地產里,規模還是太小,做不出太高的估值。
錦榮地產接下來在東洲迅速做大規模,除了多做幾個主城區的大型住宅項目外,還有就是要在核心繁華地段拿地建高價值的商場。
當然,這又涉及巨量的資金投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