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樂科技時,就說要給管理人員股份,而事實到嘉鴻科技爆雷,授股都沒有半點動靜;等到重組成立嘉鴻集團,更是提都不提這一茬。
雖說他們四人,底薪加業績提成,每月少則三五千、多則萬兒八千,相對普通人要算相當不錯了。
問題是,到他們這個職位,誰不想搏一個財務自由?
朱祎琳開給他們的條件可能不算多寬松,股權激勵與業績直接掛鉤,比如九六年到九八年間,年營收做到五千萬以上,他們以徐曉冬為首,總計獲得少則1%,多則3%的股份,但相應條款會直接寫入勞動雇傭合同里,總比永遠都是空口承諾強出百倍。
“好好,你們既然都做了決定,我再挽留你們也沒有什么意思,”
朱金奇眼睛掃過四人,伸手將徐曉冬等人放到他辦公桌上的辭職信拿過來,拿起筆在上面簽字,就遞還給徐曉冬他們,說道,
“你們去新項目鍛煉一下也好,要是新項目做不成,這邊的位子,我還給你們留著……”
不管這一切是不是早有計劃,朱祎琳將新注冊的新公司,始終是集團下屬的參股子公司,更是在朱鴻召鼎力支持下、朱祎琳實際控制的新企業。
現在徐曉冬他們要過去,朱金奇他能阻攔什么?他總不能等到朱鴻召找到他請他放人,又或者要朱鴻召直接簽字放人?
等徐曉冬等人走出他的辦公室,朱金奇深深的長吸了兩口氣,將那些不必要的憤怒情緒壓抑住,抱頭靠著座椅閉目思索了很久。
等到九點鐘,朱金奇將車鑰匙、手機等裝進公文包里走出辦公室,先到朱鴻召的辦公室招呼一聲:
“朱董,我上午跟一家物流公司約了見面,你要有什么事吩咐,直接打我的手機就行。徐曉冬他們幾個人能力很強,我很看好他們;他們去祎琳經理那里幫忙,一定能將瓶裝水業務做起來。”
朱金奇下樓,將車從停車場開出來,拐上從獅山通往市里的公路,才給袁桐撥打電話,告訴他剛從華宥大廈出發。
…………
…………
朱金奇早就跟袁桐說好,年后要找黑爺何云劍碰面好好聊一聊,卻是何云劍年后有事岔開才拖到今天。
當然,朱金奇、袁桐也覺得等嘉鴻、星海先召開董事會議做出年后的安排,他們跟何云劍這邊碰面才更有意義。
星海投資的股份短短一個多月里反復調整了兩回,朱金奇、袁桐兩人此時對星海投資持股降到8%。
除此之外,在嘉樂危機爆發前后,他們通過轉讓嘉樂科技的股份以及截留賬款、存貨等方式,總計獲得三千萬巨額資金。
朱金奇、袁桐除了拿出一千萬現金“酬謝”所有參與者,他們兩人也從中分得兩百萬改善生活外,剩下的兩千萬(包括給黑爺何云劍的四百萬酬謝在內),暫時以借款的名義,注入到何云劍旗下一家名叫越江運輸的物流運輸公司,作為三方新的合作平臺進行運作。
這兩千萬資金,歸算到朱金奇名下份額自然要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