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去玩唄。
蘇利文、熊玉瓊更關心的還是宿云生物能否在香港實現曲線上市。
說曲線上市也不準確。
宿云生物創立剛滿兩年,在香港肯定是沒有資格獨立發行新股ipo上市的。
無論是借殼還是買殼,也不是蕭良選擇的路徑。
借殼或買殼上市,操作復雜不說,一旦成功實施,蕭良就成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到時候受香港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沒有辦法趕在明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減持部分股份套現。
蕭良現在就是想找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現金收購也好,增發新股收購也好,將他個人名下所持有的宿云生物的全部或部分股份拿走。
徐立桓、吳啟燕之前代表公司三次來到香港,都是跟這事有關,與對內地保健品市場投資感興趣的潛在買家見面洽談。
宿云生物去年單靠“腦健靈”一款產品,年凈盈利做到四億。
保健品風暴雖說爆發快一年了,但民眾對國產保健品的信任度遭受到嚴重的破壞,這個影響是深遠的。
宿云生物今年新上一款小分子膠原蛋白肽產品,開辟新的女性保健品賽道,迅速攻城略地,但與依舊占據禮品賽道榜首地位的“腦健靈”一起,今年預計也就能創造三億的凈利潤。
考慮到往后國家明后年就將放開海外保健品廠商進入,宿云生物很好的經營下去,年盈利將維持在三億左右,不可能再有多么突飛猛進的發展。
目前香港以及歐美證券市場,保健品及保健藥品企業的上市公司市盈利一般在二十倍左右。
以這個市盈率計算,宿云生物的估值應該能達到六十億。
不過,宿云生物想要有二十倍甚至更高的估值,需要獨立上市才行。
單純將宿云生物的部分或全部股權出售給對相關的上市公司,肯定不可能給到這么高的估值。
在熊志遠、錢晉章的推薦下,目前有三家上市公司看好內地將進一步放開保健品市場,有意以現金加增發新股相結合的模式收購宿云生物的部分股份。
目前條件最好的一家,同意以八倍的市盈率,以六億港元現金加六億港元市值的收購宿云生物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同時收購所需要的六億港元現金,也是向蘇利文、熊玉瓊夫婦以及天盈投資增發價值六億港元的新股籌集。
說白了誰都不傻,這家上市公司不僅要將蘇利文、熊玉瓊夫婦以及天盈投資拉進來做背書,從頭到尾還不愿意掏一分錢的現金——畢竟這段時間港股漲得比較猛,高位增發新股收購低估值資產,有利上市公司的進一步成長,還不用承擔太大的風險。
天盈投資的募資能力有限,真要以這樣的方式合作,相當于蘇利文、熊玉瓊夫婦要拿出六億港元的現金參與這次投資。
這就不是一筆毫不在意的小投資了。
蕭良現在對這家的報價也不太滿意,但沒有新買的買家出現,還得保持接觸。
他更多是希望朱鴻召這次回到香港,與朱璐、夏侯江等鴻臣的董事見面后,會有一個好的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