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正常說來,后一步應該是在與買家談妥相關協議之后,再協商指定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之類的代理機構負責。
蕭良現在缺的就是時間,因此相關準備工作都需要提前進行。
反正找的也是香港最知名的幾家會計師事務所之一,進入正式談判之后,也不愁買家會不認可他們找的代理中介機構前期所做的工作。
這么做的最大風險,也就是這次沒能成功找到最終的買家,事情無限期拖延下去,前期支付的幾百萬代理費用會打水漂而已。
蕭良一早則與許建強,在熊志遠陪同下,趕到天盈電子商務在香港的辦公地,去見熊志遠這段時間拉出來的運營團隊。
此時要基于東洲的輕工商品制造產業,銜接歐美剛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銷售平臺,做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需要在美國設立倉儲及運營售后部門,公司前期需要注冊在香港,方便與美國較為頻繁的人員往來。
當然,除了后期在香港更容易融資外,還有一部分因素,跟目前內地的商品出口,需經香港轉輸國外有關。
蕭良早就跟熊志遠建議,前期主要在香港尋找有歐美留學經驗、熟悉歐美消費市場及互聯網的人員參與新的創業團隊里來。
熊志遠接觸的人員里,就有不少滿足相關條件,比如熊志遠他自己以及朱祎琳這些人,他們不僅對歐美消費市場及互聯網都有一定的認識,還對內部的輕工制造產業有一些的了解。
不過,這些人大部分都在香港開設亞洲及中國大陸總部的跨國產業及金融集團,獲得穩定高薪的工作,鮮有愿意冒險參與創業的。
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內心深處抵觸在內地輕工制造與歐美互聯網銷售平臺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這一構想。
說到“戀殖”及抵觸兩地融合的情緒,在香港那些高智中產分子身上,還真是尤為突出啊。
熊志遠在華興集團戰略投資部擔任高級管理,可以說是交游廣泛、人脈深厚,但近一個月來,也僅找到兩名創業合作伙伴,還都是從歐美留學,近年剛到香港工作定居的大陸籍學子。
其實有兩名創業合作伙伴,只要能力足夠強,有相應的管理經驗,也夠用了。
畢竟到美國成立倉儲運營售后部門,普通工作人員還是要從當地招聘的。
香港這邊主要是負責商品轉口貿易與過境業務——天盈電子商務在香港的辦公地,也放在葵青貨柜碼頭附近租借的一間倉庫里,條件簡陋。
就算如此,天盈電子商務前期的運營成本已經很高了。
在香港租一間倉庫,在東洲可以租二三十間;在香港招聘一名普通員工,可以在東洲招聘二三十個。
好在最為核心的采購及選品部門,以及出于成本的考慮,后期運營及售后服務的主力,還是會放在東洲進行組建。
趕到天盈電子商務在葵青貨柜碼頭附近的倉庫辦公地,蕭良、許建強與熊志遠這段時間找的兩名創業伙伴馮睿、張清坤,除了交流彼此對當前,歐美互聯網發展也正處于早期階段,做跨境電子商務的一些想法外,重點還是了解目前正進行的籌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