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蕭良這種,以及其他幾個蝸巢科技直接指定、帶著研究課題進秣陵大學就讀在職研究生的,則是另類了,也不受學期的限制。
簡單的說,就是“有錢任性”。
秣陵大學的格調肯定要比工學院高得多的,但也缺錢啊。
“你還記得吳桂軍不,他現在已經是我們院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系的系主任了。他知道你這兩天要來秣陵,說要找時間一起吃頓飯。今天也是很巧,我們剛過來時,在北園南門還遇到他呢,也不知道你今天剛到秣陵,有沒有時間一起吃晚飯,”錢成說道,“當年那么多學生,吳桂軍可是早就說過你準有大出息。”
吳桂軍不僅是蕭良在秣陵大學本科讀應用化學系時的年級主任,前世蕭良重回秣陵大學,讀的恰好又是吳桂軍擔任系主任的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系。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他跟吳桂軍還是比較有緣的,但同樣因為放養式的教育模式,蕭良是學生,吳桂軍作為院系行政干部,同樣沒有太多的交集跟接觸。
相隔那么多年,蕭良只記得吳桂軍個子高高瘦瘦,頗為白凈的臉,戴著一副金邊眼鏡外,為人處世以及性格怎么樣,只聽到諸多道聽途說的傳聞,沒有直接接觸過。
不過,吳桂軍通過錢成,迫切想搭上他的線,蕭良也清楚里面的緣故。
蝸巢科技出資與材料科學工程系成立電極材料、裝備聯合實驗室,雖然在秣陵大學引起的震驚,遠不及東洲工學院那么大,但在這個年代,也絕對不是什么小新聞。
蕭良相信這事在應用化學系以及上屬的化學化工學院引起的震動會更大。
材料科學原本起源于物理與化學學科的交叉,秣陵大學最早還是在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了材料科學研究所,由當時化學化工學院的教授楊本昌擔任所長,物理系教授楊正閔擔任副所長。
由于楊正閔先于楊本昌評選上工程院士,于九二年秣陵大學正式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從化工學院獨立出去時,學校決定由楊正閔擔任首屆系主任。
雖然楊本昌前年也評上工程院士,還擔任了化學化工學院的院長一職,但這梁子卻結下來了。
楊本昌在化學化工學院原有高分子化學專業的基礎上,推動成立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系,在一些研究方向上,比如高分子凝聚態物理、高分子復合與工程材料等,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還是重合的。
現在化學化工學院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有出息,還出手闊綽的學生,不說出資反哺應用化學系或化工學院,籌建一個高水平的聯合實驗室,卻跑過去跟老對頭材料科學系合作,誰心里舒坦?
關鍵這個聯合實驗室目前所開展的研究方向,化學化工學院下屬,也就是吳桂軍負責的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系也能去做。
蝸巢科技之前主要是認準王馳騖進行合作,但蕭良現在跑到秣陵大學來讀博,事情就復雜了。
吳桂軍當然好對付,但真正叫蕭良頭痛的還是楊本昌與楊正閔兩個幕后較著勁的學閥大佬。
沒有楊本昌的授意,吳桂軍、錢成也不可能這么積極。
蕭良看了一下手表,不顧錢成有些失望的眼神,說道:“我今天還真有事,只能讓周軒、邵老師代我陪錢老師、孫老師吃飯。吳桂軍主任那里,等哪天有空,再約出來一起吃飯。”
蕭良是過來進修、做課題,人際關系這個,自然是放到后面再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