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蕭良點點頭,說道,“你在鋰電池里的投資,我先出資收購了。三號的大會,你來發言吧!”
“我忙過這節,還想著借國慶節好好休個假呢,公司的工作都推給張健他們。你就知道差遣人干活,你當資本家還想剝削到我頭上來啊?”朱祎琳不太樂意的嗔道。
“我負責幫你把發言稿寫好,準保讓你這次一鳴驚人!”蕭良說道,“你想想,你在這個節骨眼,拿三五億資金出來,親自推動古江口深水港與獅山灣成片開發的重啟,日后香港那些女富豪,有誰的地位能比你更高?”
獅山灣鋰電池基地建設,朱祎琳也以自己名下的資產作為抵押,從日資銀行貸了相當于六億港元的日元貸款,參與了生產設備及產品技術的引進。
蕭良現在出資將朱祎琳這部分投資收購過來,朱祎琳就能直接拿出足夠的資金,參與古江口深水港與獅山灣成片開發的后續建設中去——這也是朱祎琳最初想做的,只不過被蕭良的掀桌子中斷了。
蕭良雖然也會游說蘇利文、熊玉瓊夫婦追加投資,但他們也不可能再拿三四十億砸到這個單一項目里,也沒有必要,肯定還是要想著多方籌資。
這么做一方面是分攤風險,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擴大資本聚攏的規模。
等國家做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定,不僅整個項目能很快獲得國家層次的審批,也能獲得相應的政策性低息貸款。
總體算下來,在華茂集團已經投入十億的基礎之上,再籌集十五到二十億的資金,就足夠用了。
有籌措多余的資金,甚至可以兼顧到徐東鐵路的建設。
這樣就能以獅山灣為核心,將江北地區的鐵港、江海聯運大框架徹底的搭建起來。
蕭良回想起前世徐東鐵路的命運,也是唏噓不已。
八十年代初江省就做出建設徐東鐵路的決定,還是在省委全委會議上做出的正式決議,但十三四年過去了,連徐海到清江的第一段路線還沒有建成通車。
事實上前世客貨混運設計的徐東鐵路一直拖到零五年才建成,而且建成之時就因為設計標準太低,缺乏電氣化改造資金,過江沒有建設鐵路大橋,而是通過渡船跟江南的鐵路網銜接,沒有使用幾年就被新建的路線取代掉了。
如果有可能,蕭良當然想要改變這條鐵路這一世的命運,使之聯結獅山灣深水大港,成為江北區域經濟騰飛的命脈。
想要這里,蕭良不得不忍痛站起來,將電腦里有關徐東鐵路的資料打開來,跟朱祎琳詳細講解徐東鐵路的一些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