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繼華主持過開場白后,將話筒交給穿著牛仔褲、t恤,也不像正經準備過的蕭良,就走下臺,用目光跟坐在第一排的各位大佬打過招呼,就到第二排最外側的座位坐下來,恰好聽到坐他前排的沈君鵬正附耳跟鐘云峰低語:“姚部長的剛才反應好像有些大?”
唐繼華瞥了側前方的姚洋一臉,但很快就正襟危坐,還刻意離沈君鵬、鐘云峰遠一些,不去聽他們的耳語,將目光投到站到主持臺前的蕭良身上。
“……在場有很多老朋友,都知道我這人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壞毛病,大體還是能容忍我的;也有很多沒有打過交道的新朋友,在聽到今天的演講主題后,心里肯定有非常多的話要跟我說。說不定現場就有很多新老朋友,現在就想著將話筒搶過去。對不起,現在話筒在我手里,我不是會輕易交出去的……”
“……今天我的演講,有正副兩個主題,一是金融風暴下的東亞經濟未來走勢,一是二零一年間中國大陸地區經濟總量將超越日本。兩個主題其實是一致的,簡單的說,就是隨著金融風暴進一步蔓延,消退,平息乃至東亞主要經濟體重新復蘇走向增漲,注定會導致中國大陸地區經濟總量在二零一年前后,超越日本。”
“……日本的經濟實力是那樣的強大,不僅國民生產總值,是其他亞洲地區的經濟規模的總和,還占據著亞洲產業食物鏈的最頂端、最上游,虎視群雄,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超越?就算站著不動,也不可能被中國超越過去啊?”
“所以我今天第一個闡述的分論題,就是日本經濟在未來的十到十五年間,注定將站著不動!”
“這么說,就有些意思了,”劉學儉這時候低聲跟身邊的劉格、姚洋笑道,“我這段時間也參加過幾次研究會,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預測這一次的金融風暴對日本的經濟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量化的gdp增漲數值上,大約是減少0.2到0.4之間。現在看來,蕭良對日本的經濟狀況,要比主流經濟學家悲觀得多啊!”
“……金融風暴從今年初展露端倪,到現在已經有十個月了,大家都人心惶惶,不知道這場風暴還將持續多久,不知道風暴會不會從東南亞地區往其他經濟體擴散,對亞洲經濟的核心日本,會造成多大的沖擊。歐美日韓目前都有很多經濟學家、學者,對東亞經濟走勢都做出分析、預測。主流觀點是認為歐美受金融風暴影響,gdp增漲會減少0.1到0.2個點;日本受影響更大一些,會減少0.2到0.4個點。主流觀點對日本的預測還是積極樂觀的,預計日本承接去年的產業復蘇,將繼持保持足夠的經濟活力,今年的gdp增漲最低不會低于2.5%。不過,如果我在這里說,日本今年的gdp下降不會低于2.5%,明年還將進一步下降,大家是不是能初步理解我為什么這次演講,提出不記錄、不錄像、謝絕非邀請嘉賓進場這些要求了吧?有些話,傳出去爭議太大,我這個人又不喜歡跟誰誰誰急赤白臉的爭論。朋友坐下來愿意聽我吹吹牛,我就多說一點,不是朋友,我說半句都嫌多——好,我接下來就給大家解釋,會為什么做出這樣的判斷。”
“日本經濟自戰后高速發展了三四十年,創造了亞洲經濟發展的奇跡,而在日本經濟發展起來之后,其產業鏈往亞洲四小龍,并進一步往亞洲四小虎擴散、轉移,并在這個過程中,與歐美發展頻頻發生貿易摩擦,由于日本在日美關系中缺乏主導性,實際處于被經濟殖民的地位,由于導致內部的隱患,這一點是歐美以及日本國內的主流經濟學家,都不愿意去深入分析的。這很正常,享受到經濟發展輝煌的日本學界,不會愿意承認日本被經濟殖民,而歐美學界,更不可能主動承認對日本進行經濟殖民。出乎類似的原因,這一次的金融風暴,破壞力已經如此驚人了,幾乎所有的主流經濟學家都在分析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自身在產業結構、金融外匯政策等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嚴重缺陷,但有誰看到有一篇文章,直指日本實際至少要為這一次金融風暴承擔一半的責任?有哪篇文章指出日本從八十年代以來,伴隨對東南亞產業轉移,其產業、金融資本的擴張與滲透程度是多少?有誰嚴厲的指出,日本產業及金融資本對東南亞地區縱容式的擴張與滲透,就是這次金融風暴產生的一個核心誘因?在場有不少朋友都搞過日元貸款,在東南亞地區也都有些投資,應該非常清楚這幾年在日本政府的縱容下,貸款日元的利率有多低,多容易,也應該很清楚日元在東南亞受歡迎的程度并不亞于美元。我說個具體的數據,讓大家感受一下,就是單去年一年,從日本流入東南亞的產業、金融資本,約在四百億美元左右。日本將東南亞地區當成自己的后花園,產業、金融資本近乎無序流入,現在后花園著火了,這些年流入的產業、金融資本,會遭受怎樣的損失,影響幅度還會不會像外界想象的那么樂觀,就不言而喻了。而這又將是壓垮日本內部早就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的稻草。”
“……因為日本這些年發展確實很迅速,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產業奇跡,無形中大家就將日本給神話了,以為日本的金融、產業體系極其的清廉、高效,不存在官僚主義。對日本經濟進行分析時,都毫無保留的采納了日本官方公布的數據,認為日本官方不會說謊。我現在問問大家,可能嗎?大家日常中也接觸到不少日本朋友,你們真認為他們誠實可靠,跟我一樣不會說半句謊話?現在日本官方公布的其銀行體系呆賬壞賬總規模為兩千億美元,以日本此時的經濟體量是完全能夠承受的。因此東南亞金融風暴給日本的銀行體系再多增加兩三百億美元的呆賬壞賬,怎么看都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不過,根據我對幾家主要日資金融機構的數據進行分析——這里不能說具體的機構,會引來不必要的訟訴,但相信大家很快就會看到結果。日本銀行體系的呆賬壞賬總規模應該在五千億美元以上,有可能高達七八千億美元之多,絕對絕對不止兩千億美元。我可以很肯定說,日本官方說謊了,也可以說日本官方在進行統計的時候,一家家日本銀行或多或少都說謊了。這一點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論及原因,沒有其他,這就是人性。這時候我們再回頭來測算,當日本銀行體系目前呆賬壞賬總規模已經高企到五到六千億美元左右了,而東南亞金融風暴還將一次性帶來六到八百億美元的壞賬增加,那對日本今明兩年的經濟影響,會擴大到多少,還是僅僅0.2到0.4%的下降嗎?這最后一根稻草的分量有多重,我相信那些主流經濟學家未必沒人看到,但跟我一樣,只敢躲起來悄悄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