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巢科技將其拆解成大部分用手工作業替代,一條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規模初步就增加了十倍,梁棠華等人管理經驗再豐富,也不可能一兩個月內就調整到位;更關鍵是流水線還要繼續增加人手,進行壓力測試,確保效率最大化。
不過,這條路是蕭良一定要走通、走下去的。
鴻臣集團完成第二次增發新股之后,蕭良拿到一億兩千萬股新股,并由張斐麗代表香港子公司進入董事會。
這部分股票就不能再隨意減持了,但是可以抵押啊。
蕭良又找香港的日資銀行,趕在日元匯率暴跌之前,抵押貸取相當六億港元的日元貸款,找恩益集團訂購了包括卷繞疊片設備在內的六組關鍵新設備,爭取明年就將液鋰電池生產線增加到十條。
良品率暫時低點沒有關系,生產效率暫時不如人意也沒有關系,一時半會無法產生盈利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前期將有限的市場占住,盡可能限制韓系電池企業的崛起,意義更為重大。
野炊結束,下山后見時間還早,與許建強、熊志遠、袁文海他們告辭,蕭良又拉上顧培軍他們到飲料公司的廠區,去看鋁塑紙盒灌裝試驗線的運轉情況。
采用原紙基板復合鋁鍍pet膜專利技術,生產鋁塑紙盒包裝,用以灌裝茶飲料推向市場,是一年半之前就聯合衛雄包裝、裕固技術在做的事情。
這件事進展很緩慢,但十一月之前,精密機械設備公司也推出第一代灌裝試驗生產線,安裝到廠區進行生產,準備從生產實踐中不斷的完善、提高。
與液鋰生產線自動改手動不同,飲料灌裝生產線,蕭良則是千方百計的提高自動程度。
這主要在于飲料超高速灌裝的精準、柔性化要求,跟液鋰電池的生產要求遠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對各個環節的設備精密程度要求都要大幅下降。
目前鋰離子電池所采用的超純銅箔厚度低于0.1微米,要在生產線上流暢均勻的涂覆同數量級厚度的一層活性物質,再與隔膜等材料進行卷繞疊片操作,還要保持極高的一致性,確保生產出來的鋰離子電池足夠安全,難度比飲料的高速灌裝生產大太多了。
這也直接反映在相關自動化設備的采購成本上。
因此,灌裝線上的很多生產設備國內都有取替,哪怕全采購進口設備,成本也不會高得離譜。
而飲料的單瓶利潤空間有限,人工成本就變得突出,因此才要盡可能的提高自動化程度。
不過,鋁塑紙盒專用灌裝機或生產線,相對鋰電池生產設備,雖然精度跟柔性要求要低很多,但因為涉及利樂公司的一些專利技術,目前卻沒有一家歐美或日韓廠商愿意參與進來開發。
不要說參與整機開發了,就算是開發相應的一些核心零部件,國外也沒有哪家企業愿意——吃力不討好,不覺得南亭實業憑借一兩項專利技術,就能徹底繞開利樂的專利壁壘。
南亭實業下屬的精密機械設備公司,之前主要是從日本采購生產線上的關鍵設備,然后結合一部分國產設備,進行集成。
到了鋁塑紙盒專用灌裝線的開發,所有的設備都需要找國內的相關企業進行替代開發,難度直線上升。
目前開發出來的第一代試驗線,算是回歸到蕭良接替南亭湖果汁廠那個階段。
一條試驗流水線,采用了七十多名員工共同作業,但折算下來年產能還不足一千萬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