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拿到殼公司的控股權,然后實施資產重組方案,將殼公司的資產跟要裝進殼公司的資產進行置換。
不過,跟內地滬深證券市場有所不同的是,星視集團就算拿到殼公司的控股權,但不管持有多少殼公司的股份,都不能參與資產重組方案的表決,而是由其他股東表決重組方案通不通過。
香港證券市場如此立法,初衷是為了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
這也決定了星視集團在香港想要借殼上市,就必然要對殼公司的其他股東,做出一定的讓步跟利益傾斜。
朱祎琳剛剛查了一下,八號仔總股本約四億股左右,每股五毛錢,總市值約兩億港元;而蕭良花費一千萬港元買進兩千萬股,持股比例約5%,不算少,但也絕不算多。
正常來說,星視集團最終實現借殼上市,蕭良這些“投機者”,從中斬獲十幾二十倍的盈利撤出,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鄭家再強橫,也不可能一口湯都不留給別人喝。
當然,正常來說,蕭良也不要指望能賺到更多。
星視集團九四年將最有價值的衛星傳播業務出售了,目前僅僅名義上是資訊科技公司,實際主要做的,還是辦公樓一類的地產項目開發。
當前香港的匯率、股市以及樓市,都是一片哀嚎。
以星視集團目前的業務基本盤,就算成功借殼上市,也就是一家套著資訊科技皮的中小地產公司,市場不可能給出多高的估值。
朱祎琳琢磨來琢磨去,還是覺得蕭良猜測確有可能:
鄭仲湘這次不是單純想將星視集團現有的業務裝入殼公司,而是另有計劃。
偏偏蕭良潛入在他看中的殼公司里面,又不是一般的投機者,叫鄭仲湘有所忌憚,因此才會有今天異乎尋常的表現?
想到這里,朱祎琳深邃的眼眸看向蕭良:“鄭仲湘今天的目的,是施壓不成,就刺激引誘你將大筆資金從香港調回來,在飲料業務上加碼?而你讓許建強、朱瑋興、熊志遠他們散播消息,就是想告訴鄭仲湘你中計上當了?”
“認真開車,”蕭良將朱祎琳的小臉蛋扳正,讓她集中注意力盯著前面的路面,吹著口哨說道,“鄭仲湘是不是別有算計,時間會證明一切……”
鄭家老二與星視集團以及八號仔的故事,前世媒體報道太多了,但蕭良現在沒有辦法將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說給朱祎琳聽。
別看鄭仲湘此時自視甚高,前世卻公認是個志大才疏的家伙。
又不可否認的是,鄭仲湘是真正含著金鑰匙長大的,依托鄭家,掌握別人可望而不得的資源。
前世香港在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的摧殘之后,一度想效仿新加坡、臺灣,發展以電子信息為主的高新科技產業,振興港島日益頹敗的實業經濟,九九年初專門推出轟動一時,有香港硅谷之稱的信息島項目。
早年創辦星視集團,并將衛星傳播業務高價出售給國際傳媒集團的鄭仲湘,除了三十歲之前就斬獲五六十億的個人巨額財富之余,還贏得“香港高科技創業第一人”“香港小巨人”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