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電子總股本四億股,年初停牌時每股約五港元,蕭良最初計劃給予40%的溢價,也就是每股七港元承接增發的新股;同時還承諾以同樣的現金價格,承接對和永電子未來發展喪失信心的股東及董事手里的老股,以便大家和平分手。
蕭良一開始這個報價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涉及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轉移,40%的溢價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到四月底,基本面相關的上市電子公司,股價都紛紛暴跌30%、40%,跟互聯網概念沾邊的公司,股價更是暴跌60%、70%,讓大家深刻認識到形勢的嚴峻。
蕭良這時候還維持原有報價,就顯出優勢跟誠意來了。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哪怕和永電子的股價同期僅僅下折30%,蕭良保持每股七港元的新股增發價、老股收購價不變,都相當于給予了100%的溢價。
因此在四月底,和永電子董事會率先通過蕭良提出的相關方案,同意蝸巢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計劃以二十八億港元,承接原股東老股、增發新股總計四億股,成為和永電子新的控股股東;盈投控股出資以十四億港元,承接增發的兩億股新股。
李啟昌家族原先持有和永電子一億四千萬股,這次計劃向蕭良出售六千萬老股,以獲取四億兩千萬港元的現金;其他董事、股東總計將向蕭良出售一億四千萬股老股。
李啟昌家族這些年來,除了對和永電子持股外,還在地產、證券等方面有很大的投資,受金融風暴的沖擊虧損嚴重,現在需要套取一些現金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維持家庭成員的高品質生活;同時李啟昌外室也將獲得高達兩億港元的現金,放棄對李啟昌家族其他財產的索取權。
李啟昌家族將在更名為鴻盈科技的新上市公司里保留八千萬股老股,將直接放到何宏泰、李琳夫婦名下。
除此之外,鴻盈科技這次還將額外增發三千萬股新股,授予這次受邀加盟以及留任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核心工程師團隊。
和永電子目前的smt表面貼裝工廠僅有兩千名員工,在何宏泰的配合下,年后就率先往手機組裝代工業務轉移——蕭良未來的目標,不是將現有的smt業務擴大十倍,發展到兩萬名員工規模,而是計劃利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將代工業務發展到二十萬名以上的員工規模。
這僅僅依靠何宏泰及原和永電子的管理團隊及工程師隊伍,是遠遠不夠的。
何宏泰管理能力、技術水平都很強,蕭良要對他給予足夠的信任,同時又要在鴻盈科技發展過程當中,堅持內地工程師、管理隊伍發展優先的原則,那給何宏泰配備的核心助手,就不能隨便安排一兩名嫡系過去打雜。
這樣的話,讓何宏泰感覺這么一個人,是過去監視他的,還是用來牽制他的?
在宿云山能源發展過程中發展關鍵作用,展現足夠強能力的張殷彪,這兩年多時間離開宿云山能源單干,變得越發成熟。
同時在綠鴻科技發展過程當中,張殷彪跟何宏泰也有諸多接觸,較為熟悉,也就成為蕭良心目中,加盟鴻盈科技、負責產能擴張以及堅持內地工程師、管理隊伍發展優先原則的第一人選。
當然了,為了彌補中斷創業可能產生的損失,蕭良計劃直接動用七百多萬管理層新股,收購綠鴻科技的生產及研發資源。
鴻盈科技前期以發展手機代工業務為主,但利用已掌握的先進電動自行車技術,為一些日韓品牌代工生產高端電動自行車,直接殺進日韓歐美市場,跟鴻盈科技的發展方向也不沖突,同時也不用擔心會跟國內的電動自行車廠商產生競爭,以致影響到他們所掌握的上游技術,往全行業持續擴散、深度滲透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