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視通訊電子勢頭這么強,自有手機品牌四月銷量都快有六萬部了,由于進入的是國內中低端市場,銷售額才剛剛滿一個億。
這還是按照市場價計算的,要是按出廠價計算,才有七千余萬。
鄭仲湘、韓曉明他們下車后,先參觀了宏亞電腦工廠近半年來的建設成果。
手機代工領域,smt貼裝多多少少還有些技術含量,不是小作坊拉起來就能干的,但隨著電腦組件的生產越發成熟,臺式電腦的組裝工廠實在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了。
總不能說通過模具沖壓、電鍍等工藝生產一只鋁合金機箱,能有多少高科技含量吧?
從車間以及所謂的產品研發中心出來,走進工廠行政樓的會議室,鄭仲湘就直接問韓振亞、韓振國,關于宏亞在筆記本電腦自有品牌市場拓展方向有無想法。
2000年第一季度,pc(個人計算機)在國內銷量已經突破兩百萬臺,其中臺式電腦還是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占比達到95%,筆記本電腦一季度銷量僅為十萬臺。
不過,依照國外pc市場發展的經驗,以及隨著筆記本組件制造技術的快速提升,規模化生產也將帶來成本的大幅降低,大家都預測國內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接下來將迎來一個高速增漲期,最終筆記本占整個pc市場的份額,應該提高到20%或30%才算合理。
就算國內pc市場不再增長,筆記本電腦未來的成長空間也高達五六倍之高。
星視通訊電子最終拿下朱鹮電子與摩托羅拉的筆記本電腦合資公司,但摩托羅拉的筆記本銷量很慘淡,跟其世界排名第二的手機品牌完全不能相提并論,組裝工廠以現有的產能,僅僅去接摩托羅拉在國內的筆記本電腦訂單,根本就吃不飽,更不要說考慮擴大產能規模。
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都才剛剛較大規模打開,排名前列的品牌廠商,銷量溢出有限,沒有太多的代工需求溢出。
星視通訊電子想要利用好這一塊的產能剩余,甚至還想擴大產能規模,走出去有一茬沒一茬的找零散訂單,肯定是不行的,還真不如跟宏亞聯合起來,好好討論宏亞在筆記本電腦方向的發展規劃,他們專門給宏亞代工生產筆記本電腦。
韓振國看了他哥韓振亞一眼,他雖然不負責it連鎖銷售與制造業務,但基本情況還是清楚的。
目前宏亞臺式電腦月銷量剛突破一萬臺,筆記本電腦前期市場營銷做得再好,月銷量能突破一千臺就算很成功了——他們是有相關的發展計劃,但這時候沒有急著去做。
主要還是國內的這一塊市場太小,目前留給國內品牌的空間更小了,國內pc廠商僅有兩家在做筆記本電腦,就連赫赫有名的清華同方,也僅僅據傳在籌備相關的產品線,連正式推出產品還早。
星視股價跌得厲害,但鄭仲湘身家好歹還有四五百億港元,身后更有龐然巨物鄭家的存在,竟然親自過問這么小的代工業務,看來真是被姓蕭良的逼得很狠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