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飛對星視站出來主導液顯業務并購一事,雖然沒有像林杰、周培薇那么旗幟鮮明的反對,但態度還是保留的。
而這一刻他卻沒有什么猶豫,主張盡全力與奈田英男合作。
道理很簡單,主導液顯業務并購,未來可預見的投入太大了。
而拿下現代電子的海外市場運營權,交易核心環節還是拿芙蓉財團的債權,置換海外運營權,僅僅是將現代電子產品海外運營部門置入新的公司旗下,需要再額外投入相關的資金,需要額外籌措,但已經相對有限得多了。
雖然置入海外市場運營權及相應部門的新公司,芙蓉財團將絕對控股,但他們參與其中,哪怕是能將現代電子旗下的手機與筆記本電腦代工業務承接過來,就已經穩賺不賠了。
一方面是新增一個超級大客戶,星視通訊電子就可以放開手腳在產能建設及技術研發上進行更大規模的投入。
一方面他們還能從現代電子繼續獲得他們緊缺的產品技術,提升星視通訊電子整體研發實力。
這點是必然的。
奈田英男以及芙蓉財團,既想擺脫對現代電子集團本部生產研發部門的依賴,又不想花太大代價,冒太大風險去組建生產研發部門,那支持oem合作方的發展,就是必然之舉。
說不定他們還會主動推動恩益電氣相關技術轉讓。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他們未來還能保持收購現代電子消費產品海外運營權的可能。
芙蓉財團前期同意拿債權換海外市場運營權,核心目的還是為了避免產生巨大的投資損失。
不過,有朝一日,在奈田英男的努力下,現代電子海外市場運營穩定下來,只要價格合適,芙蓉財團大概率還是會出售新公司的股權回收資金。
畢竟現代電子在海外市場的運營,跟芙蓉財團旗下的恩益電氣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芙蓉財團本身要有所取舍,真要兼得,只會誘發內部更深的矛盾。
參與這件事并能最終促成,對星視來說,簡直就是一本萬利。
當然,袁可飛也清楚這件事想要促成,也是極為艱難。
奈田英男在芙蓉財團內部地位還是太低,資歷還是太淺,僅僅憑借一份計劃書,占據芙蓉財團核心,那些高高在上的社長們會同意拿四五億美元的債權,去冒這個險?
當然,整件事不需要星視拔太多的毛,更多是以星視或鄭家的影響力,去推動這件事,袁可飛不知道他們為何不全力去做?
“如果我們全力支持,奈田英男還會不會去找星源合作?”陳逸森想到一個關鍵問題,問道。
“奈田明說了他今天夜里會去見蕭良,”
鄭仲湘說道,
“見過蕭良之后,他明天就會飛去韓國——對他來說,他在芙蓉財團的地位、資歷,都還遠遠不足以獨自將這個盤子撐起來。因此他要伸手去抓所有能抓到手的籌碼,除非我們能確保將星源排斥在外,還能幫他做成此事!當然,這很可能也是他去找蕭良要談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