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他們自己能看得明白的穩定收益,激進的投資人則期待更高額度的回報。
而這些資金到底是投向地產、證券、債券以及實業,他們都不是太關心。
因此,盈投控股一直以來,在香港努力嘗試將資金往實體經濟引導,是有天花板的。
隨著那么多項目的變遷、結算,盈投控股管理的資產規模也在不斷的波動中,目前大體掌握一百六十億資產、資金規模,而其中自有資金高達四十億。
自有資金占比還是相當高的。
這主要也是哪怕香港樓市、證券市場屢受打擊,香港投資人、投資客受固有的慣性思維影響,投資實體產業的意愿還是極為有限。
當然,這次要湊五千萬美元,也不是難事。
大不了他們幾家多出點。
不過,盈投控股想要獲得更大規模的發展,就困難了。
盈投控股原本是星源系最為核心的融資平臺,發展卻停滯了,不要說朱璐、夏侯江了,就連后續會將一部分精力參與到盈投控股管理中來的朱鴻召,也不是太滿意。
這段時間,朱璐萌生了一個想法,也跟蘇利文、熊玉瓊、朱鴻召以及夏侯江的父親等人都有過初步的溝通。
就是鴻臣進行更大規模的新股增發,由盈投控股成立新的私募投資基金,將增發的新股主要承攬下來。
這么一來,盈投控股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將目前所能籌集的資金,相對穩定的鎖到對鴻臣的持股上。
對投資者來說,他們的投資直接跟鴻臣的持股股價對標,確定性更強,也更符合他們的投資習慣。
當然,鴻臣增發新股,從盈投控股換取大量的現金流后,需要有新的項目或業務,給鴻臣帶來更穩定的業績增漲,支撐股價長期增漲,最好還要有穩定的股息分紅。
最好的手段,就是鴻臣獲得超量資金后,還是從蕭良手里收購南亭集團的股份。
朱璐設想的最終目標,是通過一到兩次超大規模的新股增發,實現南亭集團與鴻臣的合并,組建一家航母級、市值在千億左右,最終由盈投控股實際控股的飲料及保健品超級企業。
之前各家出資八億港元,從蕭良手里所得南亭集團10%的股份,依照朱璐的設想,這次也將進行置換,合并到盈投控股的產業基金之中。
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蕭良放棄對南亭集團的控股權,還要朱祎琳放棄鴻臣最大個人股東地位——朱璐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看到蕭良這兩年實在沒有怎么將個人精力放到飲料業務的發展上了。
“組建飲料航母啊?”
蕭良一直以來,并沒有急著展露將鴻臣與南亭集團合并發展的意圖,沒想到朱璐他們現在就萌生了這個念頭,微微皺著眉頭說道,
“我個人是持開放性態度,但要不要推進相關工作,我還得聽何雪晴、紀紅群、徐立恒他們的意見。兩家大型公司合并,管理層能不能很好的融合,太關鍵了。未來我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做管理層的疏導工作,最好一開始就要將這些隱患剔除掉!朱瑋興、張健那邊,朱璐董有沒有跟他們聊呢?”
“肯定是要先征求你的意見,我們再考慮下一步,”朱璐說道,“如果你這邊持開放性態度,我還是有把握說服投資人接受南亭集團兩百億這個估值的。”
“哈哈,我當年吹的牛逼總算有可能實現了啊!”蕭良笑道,“這樣吧,朱璐董你就代表我跟大家談,先征求大家的意見。如果大多數人都傾向合比分好,我就服從大家的意見;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