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鴻盈科技不做終端市場,但對全球消費電子市場保持密切關注,是基本功課。
張殷彪他們其實早就關注到朱鹮手機今年第一季度,在央視標王時段投播廣告后,出現的現象級銷量爆增情況,也預測了星視通訊電子能將這一增漲趨勢穩定住,今年銷量突破千萬部,產值突破一百五十億,不是什么大問題。
這樣的業績可不是簡單的好,而是好到叫人面目全非的嫉妒。
蕭良創辦宿云生物、南亭集團,總產值突破一百五十億,前后花了多少時間?
星源時代發展是要更為迅猛一些,但也是去年才坐穩全球鋰電龍頭的寶座,產值才突破一百五十億。
星視通訊電子倘若真能在創辦的第四個年頭,成功突破一百五十億產值,可能比星源時代還略有不如,但也稱得上商業奇跡了。
新榮公司組建接手現代電子的海外運營權以來,就重點開發中國大陸的手機市場,而現代電子的手機產品,無論是技術、產品設計,還是品牌,起點都要比星視通訊電子高得多,但今年第一季度在國內的銷量,卻僅有星視通訊電子的一半。
星視通訊電子最初的預期,是一季度銷量能破九十萬部,全年銷量突破四百萬部,就算大獲全勝。
而實際爆單出來的業績遠超預期,也使得星視電訊的市值春節前后就迅速回升到千億之上。
星視電訊的市值之所以沒有繼續反彈,主要還是大東電報局迫于自身的財務危機,迫不及待的進行大規模的減持,壓制了股價的進一步反彈。
在新一輪的定向增發后,星視的總股本擴大到二十億股,但大東電報局持有19%的股份,要在接下來一年半時間里減持干凈,對股價的壓制是極其恐怖的,特別是星視有造假的劣跡在前,沒有哪個大資金,敢接這么大的盤;連鄭家自己都不接,只能靠市場一點點的消化。
這些情況,張殷彪他們之前大體跟蕭良匯報過,只是暫時還沒有形成具體的報告遞交上去。
此時見蕭良說不太了解朱鹮手機今年第一季度的具體銷量,張殷彪還以為他是不想袁可飛在他面前有炫耀的機會。
不過,蕭良隨后又很爽快答應鴻盈科技每個月給星視通訊電子代工生產十萬部手機,他又有些迷糊了:
蕭老板是真對朱鹮手機第一季度的具體銷量沒有什么猜想,是真不太關心,不是有意陰陽袁可飛啊?
而說到星視通訊電子的產能建設,在去年受到鴻盈科技工業園建設成果的刺激之后,鄭仲湘就推動星視董事會最終同意往星視通訊電子的研發、工廠建設追加了二十億投資。
其目標就是到今年八月份之前,包括老廠增擴建在內,總計形成達到一千兩百部(臺)的年產能規模,以及容納兩萬名員工入住的綜合生活區。
雖然星視的新工廠緊趕慢趕,下個月底就能提前竣工投產,但產能爬坡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
還有就是星視通訊電子也承接了不少代工訂單,不可能隨隨便便毀約。
突如其來的銷量爆單,星視也是措手不及,迫使他們只能從外部尋找援助,來填補產能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