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仲湘雖然極力想在蕭良面前保持謙遜的姿態,但熊志磊站出來捧高踩低,他心里還是很爽的,卻沒有想到殘酷現實對熊志磊的抽臉來得太快了,快到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只是整個上午鄭仲湘都跟蕭良坐在最前排,中間就隔著黃永峰,他不時能聽著身后的竊竊私語,但他將第一款剛問世的威圖奢華手機拽在手里,卻沒有辦法通過瀏覽最新的香港財經新聞。
上午的開幕式流程走完,快到十一點半鐘了。
距離午宴還有些時間,有人隨同趙擁鋒及劉格、羅智林等人先往宴會廳走去,有人急著找地方過煙癮。
鄭仲湘這時候才有機會了解事情的全貌,而這時候鴻盈科技的市值已經進一步漲到三百億港元以上。
這主要也是得益于鴻盈科技的股權極其集中,蕭良與盈投控股、奈田銀行等大股東以及管理層持股比例加起來超過百分之九十。
這部分股權是鎖定的,不僅減持需要向有關部門報備,減持的節奏、時限,也都受到種種嚴格的限制。
就像大東電報局對星視電訊的持股,找不到有能力承接的投資機構,想要通過公開市場減持,至少需要十五個月。
大東電報局這種級別的大股東,在持股減持到5%之前,每個月通過公開市場,對星視電訊減持不得超過1%。
當然,要是有投資機構看好星視電訊將來的發展,又能拿得出一兩百億港元,可以將大東電報局所持股票通過協議轉讓承接過來,漫長的減持期就可以提前結束掉。
不過,星視的股份有過兩次驚心動魄的崩盤,還鬧出芯片造假這樣的丑聞,香港除了鄭家,還有哪家投資機構敢拿這么龐大的資金入局?
鄭家自己都不愿意呢!
因為管理層及大股東持股減持受到嚴格的限制,鴻盈科技在公開證券市場真正自由流通的股票不足10%,在如此重大利好的消息刺激下,市值在兩小時之內暴漲一倍半,并不能算突破想象力的事情。
股市能吸引那么多的人奮不顧身飛蛾撲火,不就是這種奇跡屢屢發生,大家都期盼著終有一天奇跡的光輝能籠罩在自己的身上嗎?
“美國蘋果公司那邊有沒有初步驗證?”
鄭仲湘沒有急著進宴會廳,借抽煙,與丁文江、韓振亞走到角落里,問上午坐后排有機會開小差的韓振國、袁可飛,鴻盈科技公告內容,有沒有想辦法作進一步的核實。
現在是美東夏令時間十點半鐘左右,雖然美國早已經入夜了,但韓振國、袁可飛之前進行一些信息驗證,還是能做到的。
袁可飛說道:
“我們找到美國的一家消費電子經銷商詢問過了,蘋果公司的第二代ipod播放器六月份在北美市場銷量確實很不錯。雖然整體數據還沒有哪家機構有統計,但這家經銷商所接觸的有限渠道,銷量大概比第一代要增加三倍左右。這個經銷商他對ipod后續的銷量增漲,也抱以強烈的信心。”
“……”
鄭仲湘抿抿嘴,第一代ipod問世有八個多月了,鴻盈科技當初能從蘋果公司手里接到ipod訂單,還真是羨煞無數人,鴻盈科技當時的市值也很快增漲到一百五十億港元以上。
不過,第一代ipod銷量有限,每月僅十數二十萬臺,每個月能給鴻盈科技提供七八百萬美元的代工收入,但鴻盈科技自身的生產工藝以及供應鏈管理還不夠成熟,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并不能從蘋果公司的訂單里獲得超高利潤,股價也就陰跌而下。
而鴻盈科技的產能爬坡遲遲不如預期,一度叫鄭仲湘滋生出那個人不過如此的錯覺。
除了秣陵兩座工廠的年產能,將進一步提高到一千六百萬部組裝能力外,決心花費四十億在射陽新建一座兩千萬部手機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組裝能力的工業園,鄭仲湘也不否認他內心深處就是有一種,哪怕是從規模上,也要碾壓那個渣渣的渴望跟沖動。
現在告訴他,鴻盈科技過去半年并非產能爬坡不如預期,而是專門為蘋果第二代ipod的爆單留產能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