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唐:“這一切從簡和正常迎接,還有區別嗎?”
杜大儒:“區別很大的。這個區別,不管是來訪方還是接待方,都是要有區別的。
上邊給我們說一切從簡,那就說明來視察的人,肯定是輕車簡從的;所以我們的接待也要相應的從簡。
而如果是正常的接待,那可比現在還要繁瑣不少了。”
寧唐嘆了一口氣道:“杜大儒!儒門的一切秩序,其實就是建立在這各種各樣的禮制上的吧?”
杜大儒:“對呀!這可是我儒門的核心的外在顯化,不可以不重視。”
寧唐,其實是理解這一套東西的。
寧唐還沒有穿越的時候,曾經流行過一段叫那個什么“儀式感”的潮流。
不過這種潮流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不流行了。
因為老是堅持這玩意兒,大家就一個感覺,累!
不管是那個世界的儒家,還是這個世界的儒門;寧唐是知道他們堅持禮制是什么原因。
通過禮制的推廣,讓大家都來遵守禮制;這樣才能把大多數百姓都圈在這個秩序之內,國家和王朝才能穩定。
然而,這個世界的政治生態并不一樣;這是一個修行者占據最上層生態位的世界。
甚至,大陽王朝的掌權者們,都比修行者的生態位要低一些。
大陽王朝的三大修行門派中;天星宗的人數最少,走的是純純的英精路線,但是卻排在第一。
無他,能打耳。天星宗出來的人,戰斗力是最強的。
排第二的是靈山寺;靈山寺人數最多,因為他們的信眾最多;百姓特別喜歡這個門派。
排第三的才是儒門學宮;儒門學宮最有錢,因為他們一來受大陽王朝的供奉;二來,他們向大陽王朝輸送了大量的行政官僚人才;并且朝廷還向他們分享一部分收上來的稅款。
儒門學宮和大陽王朝,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排在第三的儒門學宮,其實并不甘心當個萬年老三;他們是一直想要超過靈山寺和天星宗,成為大陽王朝第一大修行門派的。
只不過努力這么多年,似乎一直不得要領。
寧唐覺得,在百姓有選擇的情況下,自然是不會很喜歡一切太過繁瑣的儒門學宮的。
他們不知道化繁為簡;太過繁雜的體系,一般都是不太受人歡迎的。
就在他們倆閑聊的很熱絡的時候,山長派到前面騎著馬去探路的人回來了。
“山長!山長!上使馬上就到了,大家趕緊準備吧!”
騎在馬上回來的那個人還沒有下馬,就向大家呼喊道。
山長趕緊問道:“上使那里一共來了多少人?”
騎手:“只有一人一馬而已。”
山長:“一人一馬?怎的簡到了這種程度?你看清楚了?”
騎手:“肯定錯不了。因為上使身上穿了紫云紋的儒服,這個是絕計做不得假的。
我還上去詢問了一下,已經確定了上使的身份了。”
山長聽罷,也是大吃一驚;于是趕緊招呼大家都過來,排好了隊,準備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