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嵐:“你等等!你一直說什么‘經濟’。這個經濟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寧唐:“你可以粗略地把它理解為利益;但凡一切圍繞著利益來進行的事務,其實都是與經濟有關的事務。
最簡單的,就是賺錢了。”
孔嵐:“你說婚姻的本質是一個經濟問題,婚姻又哪里涉及到利益和賺錢了?男女成親不是要兩情相悅才好嗎?”
寧唐:“我先說明面上的;嫁妝和彩禮,這個是不是確實存在的?”
孔嵐:“呃……,好像確實是。”
寧唐:“一個吃穿不愁的大家千金,她會嫁給一個要飯的叫花子嗎?”
孔嵐:“當然不會了?”
寧唐:“不會的原因是什么?”
孔嵐:“你既然娶了人家女人,當然得負責把人家給養活了啊!
叫花子養活自己都成問題,還娶什么妻啊?”
寧唐:“你說的很對。現在我把你的話總結一下,你聽聽對不對。
男人想要娶妻,最低標準是他的收入至少要養得起一個女人;這里姑且先不論這個女人的身份如何。
而女人要嫁個丈夫,最低標準也是至少他得能養得起自己,讓自己吃飽飯,對吧?
所以,這里你已經可以看到女人的利益所在了;嫁給一個男人是至少能讓他養活自己。”
孔嵐思考著這些問題,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對!確實是利益。
可是這其中男人的利益又在哪里呢?”
寧唐:“生育啊!生育能力就是女人的價值。男人必須要有一個女人給他生孩子,他才能傳承香火啊!
所以,女人在獲得利益的同時,也在給男人提供著利益。
所以,再總結一下,婚姻是不是一種利益上的交換?這些都是經濟學。”
孔嵐:“那你再給我說說,這個后宅也要分個等級,這又是哪門子的經濟學?
你要是能把這里面的道理說通了,那我也不在意進你這個沒有正妻的家門。”
寧唐:“娶妻娶賢,納妾納色。這句話你有聽說過吧?或者有類似意思的話,總有吧?”
孔嵐:“這個確實有。”
寧唐:“你有沒有發現民間有一種情況,就是男女嫁取;我指的是正妻的嫁娶,它一般遵循著門當戶對的情況。”
孔嵐:“這個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寧唐:“為什么正妻不但要門當戶對,還要賢惠才好?為什么沒有對正妻的相貌有要求?比如要求正妻一定要漂亮的。”
孔嵐還是很聰明的,她現在把寧唐說的經濟學代入了自己的思考中,一邊想著一邊道:
“門當戶對,大約是因為利益交換可以對等吧!這樣雙方都不會覺得自己吃虧了。
我覺得一方吃虧、一方占便宜這樣的合作,是長久不了的。
至于要求妻子賢惠,這個就很好理解了。
一個沒有賢良淑德這樣品質的女人,是無法給男人經營出一個好的后宅的;更不可能教育出好的子女后代。
如果因為女子的原因,讓后代變成了敗家子;那男的豈不是很倒霉?
僅僅滿足門當戶對和賢惠這兩個條件的女人,就已經不太好找了;所以要求長得漂亮就被放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