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陽王朝的人也來了。
不得不說,大陽王朝的人比較會做人;人家辦出來的事,就是讓人覺得心里比較痛快。
流程都是一樣了,大陽王朝的使者,先是來看了孔明;主要是看了孔明左手上那塊太陽胎跡。
在確認了以后,來使就給寧唐和孔嵐送上了大批的財物;什么金銀財貨、珠寶首飾、綾羅綢緞、珍貴食材等,堆滿了一整個院落。
而且,來使還直接宣讀了大陽皇帝的下的一張圣旨。
這張圣旨上的意思,就是給孔明封了個爵位;封他為星城候,食邑三萬戶。
說簡單點,也就是寧唐這個兒子,就由天星門山腳下星城這座城市里的三萬多戶百姓的稅賦來供養了。
這待遇,讓寧唐都忍不住有點眼紅。
再說說這位來使,寧唐覺得她也是一個妙人。
這位使者的名字叫陽鎮北。
陽是大陽王朝的國姓,而這位使者是大陽皇帝的長妹,貨真價實的公主;被當朝皇帝御封為云中公主。
其實云中公主原本的名字,不是叫這個男性味十足的陽鎮北的;人家原名叫陽琬琰。
只不過位公主在幼年的時候,就好弓馬、習武藝、研讀兵書;在修行大陽王朝的皇家功法時,那也是天賦超群。
在這位公主十九歲的時候,老皇帝駕崩;時年二十三歲的當朝皇帝繼位。
那時,大陽王朝迎來了一次大危機;北境蠻族大舉入侵,打得大陽王朝的軍隊節節敗退。
那時,大陽王朝境內的各個修行宗門的門人弟子,也都紛紛加入到了抗蠻的隊伍中。
只不過修行者主要不是直接上戰場,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與蠻族里那些薩滿、寄附仙、降神之類的蠻族修行者進行對抗。
那時大陽王朝最危險的一次局面,是蠻族的軍隊都已經打到了距離國都五十里的地方了。
朝中的大臣甚至都有人提到了遷都、和親、朝貢之類的議和話題。
在局勢最危險的時候,是十九歲的陽琬琰執刀上殿,連砍一十九名主張議和大臣的人頭;徹底將主和派的聲音給消滅掉了。
隨后,在陽琬琰自己的要求下;她在朝堂上宣布改名陽鎮北,讓皇帝任命她為先鋒大元帥,受賜虎符。
隨后,她就帶領軍隊掛帥出征,披甲上陣。
也不知道是這位公主究竟是運氣爆棚,還是真的天縱奇才、智勇兼備。
在她掛帥出征五日之后,大陽王朝的軍隊在國都以北七十余里的地方與蠻族聯軍的主力遭遇,隨即戰開了一場惡戰。
在這一戰中,公主身先士卒;手執一柄名為“蕩蠻斬鬼刀”寶器,只身沖入敵陣;在蠻軍猝不及防之下斬掉了蠻族聯軍先鋒大將沙翰的人頭。
于是,大陽軍隊士氣大盛;在公主的帶領下,以少勝多,打出了第一場反擊的大捷。
是役,大陽軍陣斬人頭三萬余;蠻族聯軍的先鋒精銳盡折。
在公主的指揮下,大陽軍隊不留俘虜,將所斬的蠻族腦袋堆成了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