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唐向云中公主道:“琬琰!商人做生意,并不會執著于一時一事的盈虧。
這里虧錢,那里賺錢,這在商業上那都是正常的。
一個合格的商人,他只要保證自己在最后總體是賺錢的,這就可以了。
當你把視角轉換到國家這里,這個原則同樣也是適用的。”
寧唐拿起那張地圖,向云中公主道:“其實我們可以反向來思考一下,你大體也就明白了。
你想想看,假如帝國要是失去了安康城這個據點,會發生什么情況?”
云中公主對軍事顯然十分在行,直接就道:“那帝國西南的益州變會變得很危險了。
安康城,一直是帝國抵御西南林蠻和山蠻的重要據點。
這里一旦失守,益州西部的山嶺地帶差不多就會盡數丟失。而那些野蠻人就可以從安康這里長驅直入。
而帝國只能依托進入山嶺地帶處的林慶城建立防線,對他們進行抵御。
但是林慶城這里的防御態勢,遠不如安康城那里優越。
這里是沒有安康城那樣險峻的天險可守的。
而倘若林慶城的防線一旦被突破,那敵人就可以毫無顧忌地沖進益州平原的地域。
仗倘若打到這個地步,那就是兵連禍結的局面了。”
寧唐給了云中公主一個贊許的眼神,向她道:“你說的非常正確,現在不就已經把安康城的重要性現出來了嗎?
帝國確實需要一直維持在安康城的軍事存在不假,并且還需要不斷的向這里供應錢糧器械也是真。
在這一處地方的統治成本,確實是極高的。
但是正是因為在這一個據點虧錢了,卻因此保護了整個益州的平安。
正因為有個平安的環境,所以整個益州的百姓可以安居樂業。
他們可以踏實地在這里種地、做工、經商。
只要人民可以安居樂業,那他們就可以不斷地為帝國貢獻稅賦。
所以當你把眼光放大到整個益州城的時候,那這筆買賣就是賺的了。”
經過寧唐的這么一番解釋,云中公主算是徹底明白了寧唐所闡述的這一套東西。
“致遠!我終于弄清楚了。
其實,你寫的這個‘帝國的極限’,就是為了讓我皇兄弟明白。
站在國家的角度上,如何知止、知進、知退吧?”
“確實是有一定的這個目的,但這個目的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我的后半部分還沒有寫出來呢。
事實上,給你皇兄獻上的這一策,最大的目的反而是要讓他知道,朝庭應該如何擴大帝國的極限?”
云中公主驚詫道:“擴大?帝國的極限難道不是恒久不變的嗎?難不成還可以擴大?”
“當然是可以擴大的,因為我們的文明總是在不斷發展和進步的。
其實你可以把已經有歷史記載的歷代前朝的地圖都找來看看,好好比較一下。
你看看他們的疆域范圍隨著歷史的演進,都有什么樣的變化。
我估計,王朝的疆域范圍,應該會在某個王朝之后有一次很大的增長。
而這個王朝,應該就是掌握了修筑直道技術,并且開始在國內大范圍修筑直道的那個王朝才對。”
“那照你這樣說,這個王朝應該就是大趙朝了。
咦!我好像又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