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宋聽他這么一說,登時警惕起來。
稍微思考了一下,寧宋便道:
“師兄!我來到靈山寺不久,對于寺中的許多情況并不了解。
你告訴我,我們靈山寺是否一應的生產經營活動,都是不需要給官府繳稅的?”
廣濟大師點了點頭,道:
“是!大陽王朝對天下修行宗門都有一定的優待措施。
而對我天下佛門,因為我們原來主要是靠信徒供養,基本上不進行什么生產活動。
所以我們寺廟的一切營收,是并不向官府繳稅的。”
“師兄!那我們現在開始種地了,已經不是單純的在靠信徒供養了。
這種情況下,你覺得官府會不會對我們有意見?
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再允許信徒們把土地寄在寺廟里,并且我們從中抽成的話。
那我們這就是在和帝國搶奪稅源了。
到時恐怕滅佛之禍不遠矣!”
廣濟方丈聽罷他說的話,思慮了半晌才道:
“師弟言之有理。那依你看,我們現下該如何自處才好?”
“師兄!我覺得應該這樣。
首先,我們靈山寺;不,是我們天下佛門。
要耕種土地可以,但是只許去開墾無主的荒地。
不許從百姓那里購買土地來種,也不許租百姓的土地來種。
其次,開墾出來的土地,只許和尚們自己耕種。
斷不許將土地租給百姓信徒們來種,向他們收取地租。
以上這兩條,應引為戒律;違者嚴懲。
其次,寺廟所種的佛田,產出的一應糧食物產,只許僧眾尼眾們自用。
也可在災荒之年布施給信徒百姓賑災,或者平時用來接濟遭遇到困難災禍的百姓。
好體現我佛的慈悲之心。
要以最嚴厲的態度杜絕將寺田所產的糧食物產售出換錢的行為,為此應當制定最為嚴厲的戒律。
另外,還有一條由方丈師兄您自行斟酌,看是否應該實施。
那就是我們靈山寺可以向大陽帝國的皇帝上書,請求寺廟所開墾的土地,按律每年向官府完糧納稅。
并且以此為天下寺廟開墾土地的表率。
倘若方丈師兄愿意實行這最后一條,那么哪怕天下寺廟皆接收信徒們將土地寄在寺廟名下,也就沒什么可擔憂的了。”
廣濟方丈也是積年的老狐貍了,稍加思索就明白了寧宋提出這些的用意了。
寧宋之所以要求靈山寺不能買土地或者租土地來種,就是為了保證靈山寺的和尚們自己不能變成大地主,更不能“資本化”。
而要求寺廟不能把地租出去,只能由和尚們自耕。
是要保證和尚們本身就是生產者,而不能變成地主那種食利階級。
如果以上兩點做不到,那基本上就有違佛門的本心本意了。
至于最后一條,那個屬于是可以加強佛門本身和大陽王朝的互利性、緊密性,并且還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
那對佛門和對大陽皇朝都是有利的,受害的只有天下官府中人的灰色收入。
但是,作為修行中人,佛門對皇權或許會有忌憚;會對身為普通人的官員感到害怕嗎?
更不要說,這樣做佛門還站在道理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