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小星還在納悶那兩個妮子到底是怎么進來的時候,伴奏已經響起,而且還是現場直播,也顧不得那么多了。
而此時,網上的噴子們自然是不留余力,開始刷屏,或是抵制,或是污蔑,或是排斥……
“關系戶上臺了,竟然還不是人氣墊底,明顯的黑幕。”
“本來看他逗音還挺有意思的,沒想到竟然是這么一個人。”
“說不定逗音的劇本也都是別人的。”
“什么變有錢,什么變巨星,看看他那破歌就知道是什么為人了。”
“張小星滾出《明日之星》!”
“滾出《明日之星》!”
……
在這漫天彈幕的霸屏之下,淡雅的伴奏響起,張小星的歌聲也悠悠的響起。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
背上所有的夢與想,
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
沒人記得你的模樣。】
淡淡的曲調,淡淡的詞,淡淡的唱腔,淡淡的響。
或許,這已經成為了張小星的一種風格,更或許已經讓有些人感覺有些煩膩了,沒有新鮮感了,亦或是已經覺得張小星可能已經是江郎才盡了。
“果然又是這一套,都聽膩了。”
“千篇一律,這樣的人竟然還沒淘汰。”
“都唱的什么玩意,我三歲的小侄子都比他唱得好。”
“但是我覺得蠻好聽的呀。”
“樓上腦殘,鑒定完畢。”
……
【三巡酒過你在角落,
固執的唱著苦澀的歌,
聽它在喧囂里被淹沒,
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
一種淡淡的憂傷,雖然不知道張小星到底在唱什么,但是總有一種愁緒縈繞心頭,連現場的氣氛都安靜了下來,幾乎所有人這個時候都在靜靜的聽著張小星唱歌,連彈幕都少了很多,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張小星歌曲的一種魔力。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喚醒我的向往,溫柔了寒窗。
于是可以不回頭地逆風飛翔,
不怕心頭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
守著我的善良,催著我成長。
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
靈魂不再無處安放。】
副歌響起,談不上多么磅礴的曲調,談不上多么動情的歌詞,但是卻是讓在場的不少觀眾不由自主的滑落晶瑩的淚花,這首《消愁》不像之前《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以及《感覺自己是巨星》那么浮夸,而是給了你一種戳心的感覺,而且還是用一種輕柔淡雅的方式,卻戳的你無比的痛楚。
鏡頭給到了許謙之,他是拿著臺本一陣的感嘆,甚至從口型可以讀出他似乎在說“哇塞”、“臥槽”之類的詞匯;鏡頭移到了花花,他竟然也輕點著頭表示贊許;而鏡頭移到李蘭欣的時候,卻發現她竟然眼睛已經泛著淚花,默默的搖著頭。
“這特么的是什么神仙歌詞?竟然能這么寫進心坎里?”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