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一萬!”就在這時,林逸報出了自己的價格。
他大致能猜出大家的想法:無論是行家還是外行,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都不可能準確判斷出這幅畫的真正價值,因為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雖然林逸自己也無法確定這幅畫的真偽,但他能感受到畫上散發出一股古樸的氣息。
這種氣息讓他覺得,這幅畫至少是個值得收藏的藏品,即便現在還不知道它的具體出處。
林逸的出價讓眾人都不約而同地朝他的方向看去。
雖然他們并不熟悉林逸,但看向他的眼神卻充滿了詫異和不解,或許在心里已經把他當成了那種揮金如土、有錢沒處花的富二代。
“這幅畫明顯是贗品,別人都不出手,你花一萬買個假貨呀?”
陶盈盈雖然對古玩一竅不通,但她也能看出別人都不出手,說明這件東西要么不值錢,要么它的價值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可是這家伙倒好,直接就出價要買,估計現在全場的人都得當他們兩個是二傻子呢。
“諸位,這位朋友已出價一萬元,還有沒有其他朋友愿意更上一層樓?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古畫,幾萬塊買下就如同撿了個大便宜,有興趣的朋友請慷慨出價!”
主持人的嗓音再次回蕩在會場,然而他的急切之態略顯無遺。
原本因林逸的出手而蠢蠢欲動的幾位競拍者,在他這一番催促之下,反倒猶豫了,那幾只半舉的手也悄然落下。
這場拍賣會本就帶著幾分黑市的神秘色彩,主持人仍不遺余力地在臺上呼吁著:“還有沒有其他朋友愿意加價?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最后一遍詢問,要是沒有加價的,那這幅珍貴的古畫便將屬于二十一號這位慧眼識珠的先生了。”
“行了行了,趕緊進入下一環節吧,咱們的時間都很寶貴。”
一位競拍者不耐煩地催促道,顯然,大家都看得出這畫已無人問津,主持人再繼續喊價也只是徒勞。
“好,那這幅《中秋帖》便歸二十一號所有了。”察覺到眾人的不滿,主持人也不再啰嗦,直接一錘定音。
雖然一萬元對于一場拍賣會而言并不算高,但足以支付今日的開銷。
林逸走向主持人身后的一角,與工作人員迅速完成了交易手續。
當他接過那幅古畫時,心中難掩激動,只是由于戴著面具,他的喜悅之情并未被旁人察覺。否則,那些錯失良機的人恐怕要懊悔不已了
"各位貴賓,為了節約寶貴時間,我們即刻開啟第二件珍品——雍正年間的琺瑯彩瓷器展示,誠邀諸位上臺細細品鑒。"
這一次,主持人展現出了他的聰明才智,沒有過多贅述,而是直接邀請大家親臨其境,近距離欣賞。
當林逸緩步走向前時,明顯感受到周圍人的謙讓,他們似乎已將他視為鑒寶的行家里手,期望能從他的每一個細微舉動中捕捉到鑒別的秘訣。
雖然現場也偶有交談之聲,但大多是同伴之間的竊竊私語,鮮有人愿意與陌生人分享心得。
"哎,這次真是失策了,若早有計劃,應該攜帶一位鑒寶專家同行才是。"
"可不是嘛,這些古董五花八門,我對瓷器領域更是知之甚少。早知道如此,多花些錢財請位專家來指點迷津也好啊。"
顯然,有些人因自己無法準確辨識而略感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