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七個人吃了個早飯,便直奔酒博會而去。
在路上,侯靜靜將酒博會的具體安排又跟大家講了一遍。
因為一直都是她在負責跟組委會溝通,所以她對這些安排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酒博會的地點在京城香山國際會展中心,這里可以說是京城最大的會展中心,國內許多大型會展都會選擇在這里舉行。
此次酒博會一共舉行三天:
第一天主要是展臺展示與客人的品鑒。各參展商將展示自己的產品,供來賓品嘗和了解。
第二天是品酒會,由國內外頂尖的品酒專家作為評委,對參展的酒水進行評價。
他們的評價可以直接反映出一種酒的好壞,對企業的影響至關重要。
第三天則是業務洽談。
通過前兩天的交流與品鑒,一些客人會根據自己的考察結果選擇自己需要采購的酒水,從而雙方達成合作意向。
這也是各大酒廠來參加酒博會最看重的一部分。
他們到達國際會展中心時,還不到七點半。
由于他們是參展商,被允許提前入場,而普通參觀者和想要洽談的客戶則要等到九點才能正式入場。
來到會展中心的入口,侯靜靜拿出了他們的入場券,幾人很快便被放行,進入了會場。
他們進來的時候,里面來的廠家并不多。
偌大的會場被硬性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面是國內的酒水,另一面則是國外的酒水。
看來主辦方的實力不低呀。
如果能在這樣的酒博會上打出名堂,無論是國內的酒還是國外的酒,今后的銷量都將是驚人的。
林逸簡單地掃了一眼,便看到了華夏比較有名的那幾個國酒品牌。
而國外那邊,更是聚集了頂級的名酒品牌:百加得、伏特加、黑牌威士忌、里卡爾、美國威士忌、芝華士威士忌、酩悅香檳、人頭馬、馬爹利等。
簡單來說,能進入這個酒博會的酒,價格都不低。國內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幾百元一瓶,而國外的則至少是一百美元起步,像那些非常有名的酒,價值上萬甚至上十萬的也不在少數。
這么一看,反而覺得國內的酒怎么這么“便宜”呢?
即使是珍藏版,價格最高的也不過數萬元。
而國外的名酒,隨便一個就是幾萬甚至幾十萬,而且還是以美元、歐元或英鎊計價,價格差距之大,實在讓人咋舌。
如今,華夏不少人都熱衷于追逐紅酒,即使一瓶要花上幾萬甚至幾十萬,也毫不吝嗇。
他們覺得這是身份的象征,從高級會所的聚會到小情侶之間的求婚,大家都喜歡點上一瓶紅酒。
反觀白酒,卻似乎有些上不了臺面。而外國人更是不喜歡白酒,他們更偏愛紅酒和香檳。
這兩者的釀造方法對中國企業來說,確實還有提升的空間,畢竟華夏一直以來流傳的主要是白酒文化。
所以,哪怕是國內最好的紅酒企業在國際上的排名也并不理想,價格更是無法與國外品牌相比。
但真正懂酒的人還是知道的,有些企業的高端紅酒已經達到了世界級水平,只是還沒有得到公眾的廣泛認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