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顧煥州之所以繞這么大個圈子,也是無奈之舉。
當初和蘇鵬達成妥協,在拿到了關鍵證據之后,給了蘇一個風光大葬。在追悼會上,以省委名義的悼詞,對蘇鵬的一生做了高度評價和褒獎,等于是蓋棺定論了。
可是,隨著局勢的發展,他漸漸意識到有很多問題,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蘇鵬的,要舊事重提,就必須有個合適的抓手,而這個抓手不僅要有相當的級別和分量,而且,還要足夠聰明。
算來算去,就只有白曉光最合適了。
事實證明了他的眼光。
在他的啟發和引導之下,白曉光心領神會,很快就把蘇鵬給翻了出來。而且,力度剛剛好,拿捏的恰到好處。
畢竟,蘇鵬已經是蓋棺定論的人了,如果問題過于嚴重,那豈不等于是打了省委和顧煥州的臉,白曉光用孫國選的狡猾和蘇鵬病重為借口,無形之中,等于是給了所有人一個臺階。
首戰告捷,顧煥州心情大悅。他環視了一圈會場,微笑著說道:“曉光同志帶了個頭,這個自我批評非常有深度,
話音剛落,青州市政法委書記陳銘接過了話茬兒。
“我來說幾句吧。”他慢條斯理的說道。
青州市位于省北部地區,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但旅游資源豐富。
與白曉光是羅耀群的門生弟子不同,陳銘是標準的蘇鵬系干部,當年蘇鵬風光之際,他曾經干過一件驚世駭俗的大事。
蘇鵬是東遼人,后來又定居省城,但他的籍貫卻在青州市西北營子。
別看蘇鵬位居全省三把手,是名副其實的高級領導干部,但卻是個傳統觀念很強的人。
東北人的絕大多數,都是當年山東河北闖關東的后代,蘇家的祖輩也是一樣,跋涉千里,最后在青州市的西北營子安了家,并從此開枝散葉。
蘇鵬向來認為,祖先崇拜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是封建迷信,應該大力提倡,并且上升到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層面上。
他是這么說的,也身體力行,堅持這么做。
每逢清明和春節,他都特意趕往青州祖墳祭奠。數十年間,從沒間斷。
開始的時候,他還是很注意保密的,一般都輕車簡從,非常低調,不過,很快還是走漏了風聲。
時任西北營子鄉書記的陳銘得知如日中天的蘇書記家祖墳竟然在自己的轄區之內,頓時兩只眼睛就冒了藍光。
他先去實地考察了一番。